交通事故主次責任法律依據(jù)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關于交通事故認定主次責任規(guī)定如下: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的一方應當負全部責任,其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當?shù)模瑑煞截撏蓉熑?。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jù)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劃分責任。負全部責任的情況:當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壞、偽造現(xiàn)場、毀滅證據(jù),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同等責任。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公安機關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的關系,以及違法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當事人有違法行為,其違法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的,應當負交通事故責任。當事人沒有違法行為或者雖有違法行為,但違法行為與交通事故無因果關系的,不負交通事故責任。
-
交通事故主次責任
(一)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承擔80%的賠償責任; (二)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2020.02.25 430 -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法律依據(jù)是什么
法律依據(jù)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等。交警判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大小,依據(jù)以下原則: 1、事故當事人的違法行為。 2、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了損害事實。 3、交通事故當事人主觀上
2020.03.24 242 -
-
交通事故主次責任賠償比例法律依據(jù)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若干規(guī)定》,其中的第六條規(guī)定,交通事故責任者應按照所負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負全部責任者,承擔符合規(guī)定損失的100%;負主要責任者,承擔符合規(guī)定損失的60%至80%
2022-03-31 15,340 -
交通事故雇主賠償責任的法律依據(j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
2022-01-29 15,340 -
主次責任有法律依據(jù)嗎
有法律依據(jù),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各省市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及相關條例等規(guī)章制度。交通事故責任的劃分依據(jù)交通事故責任的劃分依據(jù)主要如下: 1、當事人有無違章行為; 2、違章行為與事故之間有無因
2022-02-08 15,340 -
主次責任是否有法律依據(jù)
有法律依據(jù),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各省市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及相關條例等規(guī)章制度。交通事故責任的劃分依據(jù)交通事故責任的劃分依據(jù)主要如下: 1、當事人有無違章行為; 2、違章行為與事故之間有無因
2022-04-02 15,340
-
02:19
交通事故主次責任要怎樣賠償針對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fā)生的交通事故,根據(jù)交管部門對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并參考事故雙方各自的過錯比例承擔及確定事故雙方當事人的賠償責任,如果被認定為負主要責任的,需承擔70%的賠償責任;如負次要責任的,則需承擔30%的賠償責任。 如果是機動
2,906 2022.04.15 -
01:04
交通事故次要責任怎么賠付交通事故中負次要責任按比例承擔賠償。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保險賠償方式如下:交強險賠償交強險損失,商業(yè)三責險賠償交強險賠償不足部分損失,商業(yè)車損險賠償對方賠償
4,553 2022.04.15 -
01:35
交通事故人身傷殘判定的法律依據(jù)是什么發(fā)生交通事故之后,當事人可以根據(jù)以下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傷殘鑒定: 1、可依據(jù)《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的相關規(guī)定,由專門的鑒定機構針對受害人的受傷情況鑒定具體的傷殘等級,以便確定賠償金額。 2、可依據(jù)《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受害人要對自己的受傷
74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