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送人犯的法律性質如何扭送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公民扭送人犯的法律性質,當前法學界是有爭議的.有—種意見認為,公民扭送人犯不是一種強制措施,而是法律賦予人民群眾同刑事犯罪作斗爭的一種權利和手段.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公民扭送人犯是我國刑事訴訟中一種獨立的強制措施。公民的扭送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扭送并不是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之一,5種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應當是公安司法機關,而扭送是法律賦予公民同刑事犯罪作斗爭的一種手段。《刑事訴訟法》第63條規(guī)定,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1.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fā)覺的。2.通緝在案的。通緝是公安機關通令緝拿應當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的一種偵查行為。公民一旦發(fā)現(xiàn)被通緝之人,有權將其扭送至有關機關。3.越獄逃跑的。4.正在被追捕的。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fā)覺的;通緝在案的;越獄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扭送是中國法律賦予公民在緊急情況下協(xié)助司法機關同犯罪作斗爭的一種權利。公民抓住人犯后,應立即送交司法機關處理,不得擅自拘禁。司法機關對于公民扭送前來的人犯,不論是否屬于自己管轄的,都應當接受,并立即訊問。如果認為不構成犯罪或者并非通緝在案的。
-
公民如何有扭送權
扭送是公民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一種合法方式,指將違法分子強制送交司法機關進行處理。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fā)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
2020.09.29 192 -
刑法限制扭送
刑事案件中的扭送有限制,只有滿足以下情形的,才可以扭送: 1、通緝在案的; 2、越獄逃跑的; 3、正在被追捕的; 4、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fā)覺的。 扭送是公民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一種合法方式,指將違法分子強制送交司法機關進行處理
2020.10.26 193 -
規(guī)定扭送的法律是什么?
扭送是:對于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fā)覺的;通緝在案的;越獄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2020.03.17 214
-
群眾怎樣扭送犯罪嫌疑人怎樣扭送犯罪嫌疑人
公民扭送是不需要辦理傳喚之類的手續(xù),但是要在訊問嫌疑人的筆錄中注明其是如何到案的,另外再詢問扭送的群眾一份筆錄,輔助印證嫌疑人是如何到案的。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規(guī)定: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
2022-06-29 15,340 -
扭送使用的法律后果
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1、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fā)覺的; 2、通緝在案的; 3、越獄逃跑的; 4、正在被追捕的。 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
2022-03-24 15,340 -
扭送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fā)覺的;(二)通緝在案的;(三)越獄逃跑的
2022-08-09 15,340 -
扭送的意思是什么,扭送表現(xiàn)是什么
扭轉是公民與違法犯罪行為斗爭的合法方式,是指將違法分子強制送司法機關處理。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轉移到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正在犯罪或者犯罪后立即被發(fā)現(xiàn)、通緝、越獄、逃跑、被追
2021-11-05 15,340
-
00:54
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機關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發(fā)現(xiàn)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的,應當依法移送監(jiān)察機關處理。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依法履行職責,發(fā)現(xiàn)證券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依法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發(fā)現(xiàn)公職
7,037 2022.05.11 -
00:57
移送起訴期限移送起訴期限如下: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的期限一般情況下為一個月,案件重大、復雜可以延長半個月,即一個半月的時間,經檢察機關審查,案件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可以直接提起公訴,案件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補充偵查的期限為一個月,以
1,522 2022.04.18 -
00:59
偷到手后又送回是犯罪中止嗎偷到手后又送回不是犯罪中止,是犯罪既遂,因為犯罪行為已經發(fā)生過了,送還回去的行為是事后行為。根據(jù)《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
2,06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