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詢手機信息是否構成違法
如果是手機失主查詢自己手機的信息,其行為并不構成違法。如果查詢他人手機信息,屬于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是違法行為。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
2021.12.11 2,214 -
購買個人信息是否構成犯罪
購買個人信息會犯罪,該行為會涉嫌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律規(guī)定,行為人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會被法院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020.11.17 190 -
偷窺別人是犯罪嗎?
不涉及刑事犯罪。偷窺,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會涉及刑事責任,只會涉及行政處罰的部分,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行政處理,當然如果要求賠償,也就是民事賠償,可以起訴賠償精神損失費,嚴重點就拘留幾天以示懲戒。
2020.12.15 346
-
偷窺屬于哪種構成犯罪
不屬于犯罪,但會受到治安處罰。偷窺受害人可以要求: 1、停止侵害。就是當加害人正在實施侵害的時候,受害人可以依法請求停止侵害。 2、賠禮道歉。也就是加害人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方式,向受害人進行道歉,取得
2023-01-21 15,340 -
偷窺他人能構成犯罪嗎?
偷窺他人一般不認定為犯罪,但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
2022-06-14 15,340 -
偷窺他人是否犯罪
不涉及刑事犯罪。窺視,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不涉及刑事責任,只涉及行政處罰的部分,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行政處理,當然要求賠償,即民事賠償,可以起訴賠償精神損失,重要的是拘留幾天以示處罰。
2021-10-20 15,340 -
手機偷竊是否構成誹謗罪
1、如果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主觀故意是意圖使他人人格、名譽受損害,且情節(jié)嚴重,則可以告誹謗罪。 2、如果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且主觀上沒有惡意的,則不可以告誹謗罪。 3、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
2022-11-04 15,340
-
01:16
檢察院微罪不訴是否構成犯罪構成犯罪,原因如下:1、該種行為具有刑事違法性,是屬于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應該受刑法處罰的原則,根據(jù)罪刑法定原則應當受到刑法的制裁,例如盜竊金額比較少的盜竊行為屬于犯罪;2、檢察院之所以不起訴是因為根據(jù)我國學界主張主流的實質犯罪論,該行為社會危害
2,932 2022.04.15 -
00:57
偷雞腿給女兒過節(jié)是否構成盜竊罪偷雞腿給女兒過節(jié)的行為一般不構成盜竊罪,因為偷雞腿給女兒過節(jié)涉及盜竊數(shù)額較小,不滿足盜竊罪規(guī)定的數(shù)額要求和犯罪情節(jié)要求,所以一般不構成盜竊罪。 1、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
832 2023.01.04 -
01:07
原配暴打小三是否構成犯罪原配暴打小三是否構成犯罪需視情況而定: 1、原配打小三,如果明顯不構成輕傷的或者經法醫(yī)鑒定不構成輕傷的一般不構成犯罪,按照治安案件處罰,可能還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2、如果原配打小三,經鑒定達到法定的輕傷、重傷標準,涉嫌故意傷害罪。
17,287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