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同學借錢不還的責任
同學借錢不還的,應當以友好協(xié)商為主要催收手段,向對方發(fā)出催告、協(xié)商都不還的,可以準備好相關證據,到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對方還錢,判決后對方依舊不還的,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guī)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借錢不還去法院起訴要多久
借錢不還去法院起訴要需要3個月或6個月,如果法院采取普通審理程序,會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以內審結。如果法院采取簡易程序審理,會在立案后3個月以內審理完畢下達判決書。
《民事訴訟法》一百四十九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
三、起訴借錢不還起訴費用怎么算的
起訴借錢不還起訴費用計算如下: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21修正):第一編 總則 第十章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第一百一十九條 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準。\n拘傳應當發(fā)拘傳票。\n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zhí)行。
-
借了三次錢不還如何追究法律責任
163人看過
-
家人借錢不還是否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追討
226人看過
-
是否能夠通過法律手段追究未償還的借款責任?
151人看過
-
采取暴力手段實施強制拆遷如何適用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227人看過
-
如何采取法律手段快速拿到錢
95人看過
-
如何通過法律手段追究家暴中輕傷者的責任
495人看過
-
頂包交警會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責任嗎湖北在線咨詢 2024-11-18在沒有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中,如果有人頂替責任方,則頂替者可能會面臨被拘留五天至十天不等的法律后果,同時公安部門也有權對其處以二百元至五百元不等的罰款。這是因為如果事故的負責人選擇他人代為承擔責任,那么該負責人就可能構成了交通肇事逃逸罪名,需要面對行政拘留長達十五天以及罰款數額在兩百到兩千元之間的處罰。
-
現(xiàn)在欠錢不歸還,如何采取法律手段?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5-01-021、如果您有能力償還債務,但拒不償還,則您可以考慮報警。2、欠錢不還屬于一種民事法律關系,應受民事法律調整。公安機關對欠錢不還的行為沒有管轄權,因此不會立案受理。3、除非欠錢不還的行為涉及詐騙,否則不會被視為刑事案件。所謂的“詐騙”必須有一個關鍵因素,即行為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款項具有“以非法占有為目的”。4、“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指行為人意圖使用非法手段對他人所有的財物行使事實上的占有、使用、收
-
如何采取法律手段追討合同違約金山西在線咨詢 2024-12-31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第1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方違約時需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或者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因此,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征,不要求非違約方遭受實際損失作為前提條件。 通常情況下,合同違約金的上限不會超過實際損失的30%。如果違約金過高或過低,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進行適當減少或增加。 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第2款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增加
-
對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非法占用土地的,如何追究法律責任??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2-27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沒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非法占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
-
采取暴力手段實施強制拆遷應當如何適用刑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山西在線咨詢 2021-08-18拆遷中強制拆遷主要有兩種途徑: (一)行政強制拆遷。房屋主管部門作出裁決書后,被拆遷人在規(guī)定的搬遷期限仍不搬遷的,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可向市、縣人民政府申請強制拆遷,由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行政強制拆遷。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強制拆遷前,應當邀請有關部門、拆遷當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會公信力的代表等,對行政強制拆遷的依據、程序、補償安置標準的測算依據等內容,進行聽證。(二)司法強制拆遷。一般是在裁決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