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戶口遷出后,宅基地可以通過有償的方式退出。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同時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國務院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農村戶口遷出后,宅基地可以通過有償的方式退出。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同時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國務院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農村戶口遷出,宅基地如何處理?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農村戶口遷出后,原宅基地應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回,并根據農民人口數合理調劑使用。若農民人口數較少或者原宅基地面積較大的,村內可以進行土地整合,解決少數人的居住問題。同時,土地整合后,村內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會得到提高,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因此,對于農村戶口遷出后的宅基地處理,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guī)劃和利用。
農村戶口遷出后,宅基地可以通過有償的方式退出,但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guī)劃和利用。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同時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國務院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因此,農民應積極了解政策并自愿退出宅基地,以便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標準。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戶擁有一處宅基地的地區(qū),縣級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農村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標準保障農村村民實現戶有所居。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xiāng)(鎮(zhèn))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村莊規(guī)劃,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編制鄉(xiāng)(鎮(zhèn))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村莊規(guī)劃應當統(tǒng)籌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農村村民居住環(huán)境和條件。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審核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辦理審批手續(xù)。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
國務院農業(yè)農村主管部門負責全國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
-
宅基地處理問題:農村戶口遷出后怎么辦?
380人看過
-
農村戶口遷回農村要什么條件,遷出后宅基地如何處理
362人看過
-
農村宅基地戶口遷出來的還有份嗎
442人看過
-
戶口已遷出本村宅基地如何處理
315人看過
-
農村戶口遷出后農田宅基地如何歸權?
376人看過
-
戶口遷出農村,宅基地怎么辦,還會給我宅基地確權證嗎
436人看過
農村經濟發(fā)展是指農村地區(qū)經濟活動的增長和發(fā)展。在農村經濟發(fā)展過程中,農業(yè)生產是最主要的經濟活動,同時農村也涌現出了一系列與農業(yè)相關的產業(yè)和服務業(yè)。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蓬勃發(fā)展,農村地區(qū)的經濟結構逐漸呈現多元化和現代化的特征。... 更多>
-
戶口遷出農村宅基地的規(guī)定是哪些的呢浙江在線咨詢 2022-08-04戶口遷出后則不享受原村集體村民待遇,故宅基地也不再給劃分,依據實際操作的經驗,農村的宅基地已劃分的通常不再收回,故小兒子可以繼承。 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有如下規(guī)定: 第八條農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個人只有使用權,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擅自轉讓、出租。實施村鎮(zhèn)規(guī)劃進行舊村、舊城改造需要調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應當服從。
-
戶口遷出農村宅基地什么意思?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2-07-27(一)建房人口計算以本戶農村常住戶口為準。已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可增加一人計算建房人口; (二)現役軍人(不含軍官)、在校大中專學生、服刑人員可計算建房人口。城鎮(zhèn)居民的配偶是農村戶口,又沒有享受房改政策的,經其所在單位核實并出具證明,可在其配偶申請建房時計入建房人口; (三)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規(guī)定未依法接受處理的,不計算建房人口。
-
戶口遷出后農村宅基地能繼承嗎廣東在線咨詢 2022-07-15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作為土地使用權的一部分,當然歸當地的農村經濟組織(村委會)所有。宅基地使用權作為一項特殊的物權,與農民個人的集體組織成員資格緊密相關,我國現行法律規(guī)定,基于身份關系無償從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得的宅基地使用權,應作為一種特殊物權,不能作為遺產繼承。但宅基地上的房子是老人的財產,可以繼承。農村宅基地是僅限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符合規(guī)定的成員,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標準享受使用,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
-
戶口遷出后農村父母能繼承農村宅基地嗎甘肅在線咨詢 2023-02-09子女不能繼承農村父母宅基地,只能繼承上面的房屋。因宅基地為農民集體所有,故而子女不能繼承。城市市區(qū)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土地管理法》第九條城市市區(qū)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
農村宅基地有哪些情況農村宅基地土地管理法河南在線咨詢 2022-08-201、因子女結婚等原因確需分戶,缺少宅基地的;2、外來人口落戶,成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沒有宅基地的; 3、因發(fā)生或者防御自然災害、實施村莊和集鎮(zhèn)規(guī)劃以及進行鄉(xiāng)(鎮(zhèn))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yè)建設,需要搬遷的。 農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準使用宅基地: 1、年齡未滿十八周歲的; 2、原有宅基地的面積已經達到規(guī)定標準或者能夠解決分戶需要的; 3、出賣或者出租村內住房的。 由于各省的規(guī)定有些出入,具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