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失需要承擔怎樣的賠償責任
因違約造成的損失賠償有兩種主要方式:
1.是按照法定的標準賠償,即違約賠償責任;
2.是根據(jù)雙方約定的違約標準賠償,即違約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qū)Ψ街Ц兑欢〝?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chǎn)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二、違約行為的分類
1.單方違約和雙方違約。這是根據(jù)違約行為的主體進行的分類。所謂單方違約,是指違約是由一方當事人的行為造成的。在單方違約的情況下,應由一方承擔違約責任。所謂雙方違約,是指雙方當事人的行為都構(gòu)成違約。
2.根本違約和非根本違約。這是根據(jù)違約行為所致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的分類,這種分類標準突出了違約行為與合同目的間的相互關系。所謂根本違約,是指一方的違約致使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xiàn)或違約行為后果嚴重。所謂非根本違約,是指一方的違約并沒有導致另一方訂約目的不能實現(xiàn),或者使其遭受重大損害。
3.預期違約和實際違約。這是根據(jù)違約行為發(fā)生的時間進行的分類。所謂預期違約是指在履行期到來之前的違約,包括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所謂實際違約,是指在履行期到來以后因為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而構(gòu)成違約。盡管預期違約和實際違約都會發(fā)生違約責任,但兩者在構(gòu)成要件以及救濟措施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
三、違約責任免責情形有哪些
違約免責情形包括約定免責和法定免責事由。法定事由一般是指不可抗力和正當防衛(wèi)。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條規(guī)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一百八十一條規(guī)定,因正當防衛(wèi)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正當防衛(wèi)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wèi)人應當承擔適當?shù)拿袷仑熑巍?/p>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章 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qū)Ψ街Ц兑欢〝?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chǎn)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n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gòu)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n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
承擔違約責任必須以造成損失為前提嗎
418人看過
-
2024承擔違約責任后是否賠償損失
266人看過
-
緊急避險行為對他人造成的損失,賠償責任由誰來承擔?
359人看過
-
對賠償損失這種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進行調(diào)整
61人看過
-
違約后的賠償損失的責任
109人看過
-
給公司造成損失員工要不要承擔賠償責任
187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因?qū)Ψ降男袨樵斐韶熑畏綋p失承擔保險賠償嗎廣東在線咨詢 2022-10-23一般而言,可根據(jù)交警的責任認定劃分責任,主張賠償醫(yī)藥費、護理費、誤工費、營養(yǎng)費、交通費等,如涉及傷殘,還可以主張傷殘賠償金等。一般根據(jù)實際給您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如有爭議可電詢律師為您進一步分析。
-
租賃期間,乙方違約造成的損失,乙方是否需要向乙方承擔賠償責任?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3-151.房屋租賃期內(nèi),乙方利用承租房屋進行違法活動或者損害他人利益、公共利益的,甲方可立即終止合同,并要求乙方立即無條件搬離房屋,由此產(chǎn)生的相關損失和責任概由乙方自行負責,與甲方無關,若因此導致甲方承擔相關責任或損失的,由乙方向甲方支付元的違約金,且甲方可要求乙方賠償甲方全部的損失。2.乙方應注意居住安全,自行采取防火、防盜等安全措施,加強用電安全,如因乙方自身行為造成相關損失的,全部損失及責任由乙方
-
員工給公司造成失誤造成的損失是否需要向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甘肅在線咨詢 2022-01-311.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對員工的違約責任作了規(guī)定,工作失誤造成的損失不屬于員工賠償責任范圍。同時,對于勞動者故意造成的損失,不是工作失誤,而是破壞公司財物,不但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2.如果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guī)章制度、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對于履行職務過程中的失誤或者失職,只要不是
-
用人單位以勞動者給企業(yè)造成損失的違法行為要承擔賠償責任嗎天津在線咨詢 2021-10-02因工人本人過錯造成用人單位經(jīng)濟損失,用人單位可按勞動合同規(guī)定要求工人賠償損失。對于這個經(jīng)濟損失賠償,可以從工人工資中扣除。
-
執(zhí)行行為造成第三人損害的賠償責任由誰承擔北京在線咨詢 2023-05-08法定代表人因為執(zhí)行職務行為造成第三人損害的,賠償責任由公司承擔。根據(jù)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的規(guī)定,法定代表人因執(zhí)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所以,法定代表人執(zhí)行職務造成第三人損害的,該損害賠償責任應當由公司承擔。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gòu)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風險提示: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責任:法定代表人應當注意不為無償轉(zhuǎn)讓財產(chǎn)、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對沒有財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