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搖撞騙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施行了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行為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包括三種情況:
第一,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第二,職務低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職務高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第三,某一部門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另一部門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關于想象競合犯,如果招搖撞騙騙取的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根據(jù)罪行相適應的原則,應當按照法條競合的原則,在詐騙罪與招搖撞騙罪之間擇一重罪處斷,而以詐騙罪定罪處罰。另外,根據(jù)本條規(guī)定,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按照招搖撞騙罪從重處罰。
招搖撞騙騙取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以詐騙罪認定
當招搖撞騙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時候,招搖撞騙罪最多只能判十年,而普通罪名詐騙罪應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此時如果仍然認定為招搖撞騙罪會導致量刑明顯失當,導致罪刑不相適應,即便詐騙罪不能很好的表達犯罪行為特征,退而求量刑也沒有辦法。
-
搖撞騙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
58人看過
-
2024招搖撞騙罪騙取財物巨大標準
150人看過
-
招搖撞騙罪的招搖撞騙行為怎么認定?
443人看過
-
招搖撞騙罪客觀表現(xiàn)有哪些
124人看過
-
招搖撞騙詐騙財物大的從重處罰嗎
342人看過
-
招搖撞騙騙取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以詐騙罪認定
397人看過
有期徒刑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刑罰的一種,指在一定期限內(nèi)剝奪犯罪人的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國適用面最廣的刑罰方法。 對于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減刑數(shù)額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減刑七年六個月。... 更多>
-
招搖撞騙的特點和表現(xiàn)西藏在線咨詢 2021-08-11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對社會的正常管理活動。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的行為。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刑法規(guī)定的其他犯罪(一般是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冒充行為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人員;二是此種國家機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低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職務高的國家
-
招搖撞騙騙取的財產(chǎn)怎么處罰貴州在線咨詢 2021-06-29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1、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2、第二
-
招搖撞騙騙取財產(chǎn)的內(nèi)容有什么呢?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區(qū)山西在線咨詢 2022-08-07文集正文 招搖撞騙財物數(shù)額巨大如何定性(招搖撞騙罪VS詐騙罪) 發(fā)布時間:2016-09-09閱讀數(shù):3825 ? 李楚律師 服務地區(qū):深圳-龍華區(qū) 咨詢我 招搖撞騙財物數(shù)額巨大如何定性(招搖撞騙罪VS詐騙罪)2016-09-07深海魚刑事實務作者:深海魚(“刑事實務”公眾號),特別聲明:本文謝絕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招搖撞騙罪(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的區(qū)分一、招搖撞騙罪包含騙財行為(騙財只是其中一
-
招搖撞騙情節(jié)嚴重的表現(xiàn)有哪些澳門在線咨詢 2021-09-04犯本罪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jié)嚴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情節(jié)嚴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幾種情況:多次進行招搖撞騙的;招搖撞騙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騙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或惡劣政治影響的;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按照上述規(guī)定從重處罰。
-
招搖撞騙和冒充警察招搖撞騙的處罰是一樣的嗎云南在線咨詢 2021-10-14不一致的,招搖撞騙如果構(gòu)成招搖撞騙罪或者是詐騙罪的是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犯罪情節(jié)極其嚴重的,還能處無期徒刑,但是冒充警察招搖撞騙則是只能處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但是刑期最高不得超過十年。招搖撞騙罪的量刑標準: 1、犯本罪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2、情節(jié)嚴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情節(jié)嚴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幾種情況:多次進行招搖撞騙的;招搖撞騙所得非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