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侵犯了他人身心健康卻尚未導致殘疾的情形,或者是對他人的其他權益或法益產生侵犯,需要進行精神損害賠償的案件,我們通常稱之為精神撫慰金。
而對于精神傷殘的賠償標準,則需要考慮到侵權人的過失、侵權行為的嚴重程度、其帶來的影響和后果,以及對受害者造成的精神傷害程度,同時兼顧當事人之間的特殊社會背景條件與加害人的悔悟態(tài)度等多方面因素來予以合理設定。
對于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的確定,可參照以下因素進行分析判斷:
首先,應考察侵權人的主觀過錯程度,除非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其次,要根據侵權行為的具體性質、方式、場所等細節(jié)特征;第三,要具體評估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影響;第四,也要重視侵權人從中獲得利益的情況;第五,在解決訴訟時,還要考慮到侵權人承擔責任的實際經濟能力;最后,還要參考受理訴訟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根據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在涉及人身侵權損害糾紛的案例中,受害方有權向加害方提出精神撫慰金的賠付請求。
然而,由于這種賠償并不直接對應實際損害,所以在具體的賠償金額上存在相應的困難。
我國現(xiàn)有的法律框架并沒有對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計費模式及賠償上限做出清晰明了的規(guī)定,這使得各個地方的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在確定個體賠償數(shù)額方面遇到不少難題。
《殘疾人保障法全文》第二條
精神傷殘等級鑒定賠償標準一般是根據當?shù)亟洕骄C合處理的。當然傷殘程度不同,賠償金額也不相同。一級精神傷殘最為嚴重,賠償金額也最高。
不可賠償性精神傷殘
(一)法律事實以外的原因導致的精神損害。例如自然災難、失戀(違反婚約除外)、特別偏好的價值(如為崇拜的偶像跳樓自殺而悲痛)等。
(二)損害主體非當事人且與當事人無特定的法律關系。如目睹血淋淋的兇殺或交通事故現(xiàn)場所致精神損害。
(三)較低層次的精神不快或不適。由于社會發(fā)展水平及法治程度不高及其他各因素,這些精神損害不能或不可能得到法律救濟。如就餐時服務態(tài)度不好或飯菜久待不至。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法制的健全這個范圍將逐步縮小。
(四)不具備精神損害賠償構成要件的法律事實造成的精神損害。例如,侵權所致的精神損害賠償要件一般為:侵權行為、嚴重的精神損害、侵權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及加害人的主觀過錯,缺其一則不具有可賠償性。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三)人格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非法使被監(jiān)護人脫離監(jiān)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jiān)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第四條
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
起訴小三賠償精神損失費大概可以賠償多少
100人看過
-
原配能否對小三提出精神損失賠償?
115人看過
-
精神損失費最高能賠多少,一般賠多少
267人看過
-
車險三者險能賠精神損失嗎?
465人看過
-
小三賠償原配精神損失費怎么判
355人看過
-
精神損失費賠償最高多少,精神損害賠償金可繼承嗎
233人看過
-
交通事故賠多少金額精神損失,賠對方的精神損失費山東在線咨詢 2022-04-14交通事故精神賠償,具體的標準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guī)定,精神損害的賠償數(shù)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jié);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車禍后賠對方的精神損失費,保險公司一般不
-
被車撞了但沒有傷殘能賠多少精神損失費?福建在線咨詢 2022-05-07一、被車撞了但沒有傷殘,對受害人的精神傷害并不大,很難得到精神損失費; 二、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shù)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jié);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
-
-
什么是精神損失?精神損失如何賠償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10-30精神損失是指由于加害人的侵權行為給受害人造成精神痛苦或使其精神利益受到損害。精神損害既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還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受害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精神上的損害不僅僅來源于加害人對受害人人身權的侵害,也可以來源于對受害人財產的侵害。精神損害的賠償數(shù)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jié);(三)侵權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