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刑法規(guī)定,辱罵他人涉嫌誹謗罪。誹謗罪是指,行為人故意捏造、散布虛構的事實,致使他人人格遭到損害,他人名譽遭到破壞,且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觸犯誹謗罪的犯罪嫌疑人,會被法院判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會被剝奪政治權利。觸犯前款罪的,要告訴了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到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況除外。
違反合同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違反合同約定義務的,合同當事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而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常用的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
(1)繼續(xù)履行。指合同義務沒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按照合同約定繼續(xù)履行,直至達到合同目的。
(2)采取補救措施。指履行債務的標的物品質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條件,在不需繼續(xù)履行而只需采取適當補救措施時,即可達到合同目的或守約方認為滿意的目的。比如交付的產品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可以合理選擇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3)違約金。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約定的一方或各方違約時,違約方要支付給守約方一定數(shù)額的貨幣,以彌補守約方損失同時兼有懲罰違約行為作用的違約責任方式。
(4)賠償金。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約定的,一方因違約給對方造成實際損害的,按實際損害數(shù)額給予賠償?shù)?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ookingeasy.cn/cjh/4087705951770828999.html">責任承擔方式。當事人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guī)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
文字語言中的辱罵是否屬于誹謗罪的范疇
387人看過
-
如何判斷辱罵是否屬于報警范疇?
60人看過
-
辱罵是否屬于侵犯他人人格權?
359人看過
-
網絡言論是否享有言論自由權?
306人看過
-
自由言論屬于公民的哪項權利?
212人看過
-
言論自由屬于公民的什么權利
183人看過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 更多>
-
微信群內侮辱性言論是否屬于派出所管轄范疇?寧夏在線咨詢 2024-12-11在微信群組中對他人進行辱罵,是否會引起當?shù)嘏沙鏊年P注和處理,實際上是取決于整個事件的具體詳情的。假如在此過程中所產生的言辭舉止已經超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所設定的可接受范圍,或有觸犯其他違法罪行的可能性,那么派出所將有權對此展開調查并視情況采取措施。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那些出現(xiàn)在公共場所肆意侮辱他方人格、捏造虛假事實并進行惡意誹謗的行為,當局有權給予
-
家庭暴力中的辱罵是否屬于家庭暴力范疇天津在線咨詢 2024-12-11如果家庭成員之間存在毆打、辱罵等行為,且這些行為屬于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侵害身體、精神等的行為,那么這些行為可以被歸類為家庭暴力。根據(jù)《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同時,根據(jù)第三條的規(guī)定,家庭成員之間應當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和睦相處并履行家庭義務。反家庭暴力不僅是國家、社會和每個家庭的共同責任
-
限制自由是否屬于定罪范疇河南在線咨詢 2024-11-07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遭到拘押并不等同于構成犯罪行為。在被告人身陷刑事拘役之際,并非必然面臨刑事審判和刑罰制裁。經過人民法院嚴謹審理案件之后,將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作出如下判決: (1)若案情清晰明了,證據(jù)確鑿且充分可靠,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可證實被告方存在犯罪行為的,應依法作出肯定其犯罪事實的判決; (2)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若無法證明被告方具備犯罪事實,則應判定被告當庭宣告無罪; (3)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