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精品人妻乱码一,二,三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久久国产劲暴∨内射,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刑法》中犯罪預備存在中止嗎?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4-01-29 10:25:29 308 人看過

一、《刑法》中預備犯罪存在中止嗎?

《刑法》中犯罪預備是存在中止的。犯罪中止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犯罪預備在預備過程中的中止同樣屬于自動放棄的范疇。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三條

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二、犯罪預備是犯罪嗎?

犯罪預備是犯罪。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jīng)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

法律依據(jù)

《刑法》

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三、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的區(qū)別是什么?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本質區(qū)別在于發(fā)生階段不同。犯罪預備發(fā)生在犯罪行為尚未著手之前,犯罪未遂發(fā)生在犯罪行為已經(jīng)著手但尚未結束之間。

犯罪預備又稱預備犯,是指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未遂又稱未遂犯,是指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二者相同之處在于犯罪行為未能繼續(xù)進行的原因來自外界,是行為人意想不到的原因,并非行為人主動中止,只是由于行為被迫中止的階段不同而稱謂不一樣。

發(fā)生階段的不同致使社會危害性不同,因而二者在處罰上也存在區(qū)別: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不能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是存在中止的,犯罪預備也算是犯罪的,因為為實施犯罪準備了工具或者制造條件,但是可以從輕判處的。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是有一定區(qū)別的,主要是在于犯罪預備是發(fā)生在犯罪尚未著手之前,犯罪未遂是已經(jīng)實施了犯罪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一編 總則 第二章 犯罪 第二節(jié)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n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05月15日 02:33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法律綜合知識相關文章
  • 犯罪預備中止狀態(tài)有嗎
    (一)根據(jù)其發(fā)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1、預備中止即發(fā)生在預備階段的中止,如為殺人買刀后中止。2、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即發(fā)生在行為尚未實行終了時的中止,如強奸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說服而停止犯罪。3、實行終了的中止即發(fā)生在犯罪行為實行終了的中止。如投毒殺人等。(二)根據(jù)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1、消極中止消極中止是指自動的放棄犯罪。2、積極中止積極中止是指行為已經(jīng)實行終了但結果尚未發(fā)生的情況下,有效的防止結果的發(fā)生的中止。一、相關知識說明1、定義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
    2023-02-13
    237人看過
  • 犯罪預備中止要如何量刑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即在預備階段或者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犯罪過程中自動停止或放棄犯罪,這種情形一般稱為普通的犯罪中止。二是實行終了的中止,即在實行行為終了而犯罪結果最終出現(xiàn)之前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一般稱為特殊中止。特征:(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二)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三)犯罪中止必須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而不能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之外。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2023-06-18
    153人看過
  • 犯罪中止預備可以免除刑罰嗎?
    犯罪中止預備可以免除刑罰的;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狈缸镏兄沟某闪l件:(一)時間性: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1、既可以發(fā)生在預備階段,也可以發(fā)生在實行階段。在實行階段,既可以發(fā)生在實行行為尚未終了時,也可以發(fā)生在實行行為已經(jīng)終了后,結果出現(xiàn)前。注意:犯罪未遂只能發(fā)生在實行階段。2、犯罪不能呈現(xiàn)終局性形態(tài)。一旦不能出現(xiàn)預備、未遂、既遂,便不可能出現(xiàn)中止。(二)自動性: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防止結果發(fā)生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的關鍵區(qū)分。(三)客觀性:要有中止行為犯罪中止分為兩種:1、行為未實行終了,自動放棄。此時中止行為表現(xiàn)為自動放棄,要求行為人必須真實徹底的放棄犯罪,而非暫時停頓。注意:自動放棄重復侵害行為成立中止。2、行為實行終了,有效防止結果發(fā)生。此時中止行為表現(xiàn)為采取自動有效防止措施。這種防止措施要具備兩個條件;一要有足以避免結果發(fā)生的
    2024-01-05
    313人看過
  • 犯罪中止能發(fā)生在預備階段嗎,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中止能發(fā)生在預備階段嗎犯罪中止能發(fā)生在預備階段,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二、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fā)現(xiàn),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
    2023-04-11
    204人看過
  • 存在持續(xù)犯中止犯罪嗎?
    一、存在持續(xù)犯中止犯罪嗎?依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繼續(xù)犯是指犯罪從著手實施到終了,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的犯罪,所以繼續(xù)犯是可以構成犯罪中止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二、犯罪中止如何認定(一)行為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fā)現(xiàn),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
    2024-01-26
    377人看過
  •  "預備犯在共同犯罪中是否普遍存在?"
    共同犯罪中可能存在犯罪預備,即兩個人或更多共同實施犯罪預備的行為。預備犯主觀上具有犯罪故意,已經(jīng)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如制造條件、提供幫助等。類似于犯罪預備工具、制造條件等行為都算犯罪預備。在共同犯罪中,存在犯罪預備的情況。如果兩個人或更多共同實施犯罪預備的行為,則可以被視為預備犯。預備犯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提前進行犯罪準備)且行為人已經(jīng)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類似于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等一些行為都算犯罪預備。共同犯罪中的預備犯認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對于預備犯,我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guī)定:“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蓖瑫r,在共同犯罪中,部分共同犯罪人實行犯罪,部分共同犯罪人僅起幫助作用的,對于非實行犯罪人的處罰原則,我國《刑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于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2024-01-22
    138人看過
  • 有犯罪中止還構成犯罪預備嗎
    一般來說犯罪中止是可以構成犯罪預備的,這個犯罪預備也是犯罪中止中的一個情況,如果自己在犯罪的過程中良心發(fā)現(xiàn),沒有造成任何的損害,就停止了的話,一般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還未正式實施犯罪。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已經(jīng)正式開始實施犯罪。一、非法經(jīng)營罪可以犯罪中止嗎非法經(jīng)營罪,是指未經(jīng)許可經(jīng)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jīng)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jīng)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
    2023-03-28
    239人看過
  • 一般犯罪預備后能中止嗎
    一般犯罪預備后能中止,根據(jù)其發(fā)生的時空范圍,可分為預備中止、未實行終了的中止以及實行終了的中止。1、預備中止即發(fā)生在預備階段的中止,如為殺人買刀后中止。2、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即發(fā)生在行為尚未實行終了時的中止,如強奸行為人基于被害人的說服而停止犯罪。3、實行終了的中止即發(fā)生在犯罪行為實行終了的中止。如投毒殺人等。(二)根據(jù)行為人是否以積極的行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為,可分為消極中止和積極中止。1、消極中止消極中止是指自動的放棄犯罪。2、積極中止積極中止是指行為已經(jīng)實行終了但結果尚未發(fā)生的情況下,有效的防止結果的發(fā)生的中止。一、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樣的我國《刑法》第24條第二款規(guī)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1、對中止犯必須從寬處罰,是我國刑法關于處罰中止犯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原則。因此,不論犯罪行為的性質如何,也不論犯罪行為造成的現(xiàn)實危害怎樣,只要構成中止犯
    2023-06-22
    140人看過
  • 預備犯罪可以構成中止罪嗎
    能構成。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一是犯罪預備的中止即停止預備犯罪,犯罪人不再繼續(xù)為實行犯罪做準備。二是犯罪預備階段進行到犯罪實行階段的中止,即沒有按照預備的犯罪形式繼續(xù)實施犯罪。當出現(xiàn)了以上這兩種情形之一的時候,均可以認定為犯罪中止。犯罪預備犯罪中止有何不同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是犯罪中止。2、處罰不同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3、停止的時間點不同犯罪預備是犯罪著手之前開始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時候;而犯罪中止則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時間段中都可以發(fā)生。4、停止的原因不同犯罪預備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為人自己自動放棄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div>
    2023-08-02
    465人看過
  • 犯罪預備中止有沒有罪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一、犯罪未遂與既遂、中止的區(qū)別是什么犯罪未遂與既遂、中止的區(qū)別是:1、概念不同。犯罪既遂:指犯罪分子對某一特定犯罪規(guī)定的全部構成要件已經(jīng)完成的行為;犯罪未遂:犯罪已經(jīng)開始實施,因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對于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的,是犯罪中止。不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2、責任不同。犯罪既遂一般要追究刑事責任;
    2023-03-14
    327人看過
  •  "中止犯罪:預備階段的意義何在?"
    這段內容講述了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區(qū)別。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行為。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犯罪預備應當被視為犯罪預備。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以犯罪為目的,雖然屬于犯罪預備,但并非犯罪中止。依據(jù)《刑法》關于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規(guī)定,這種行為應當被視為犯罪預備。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預 備 行 為 如 何 定 性 為 犯 罪 預 備預備行為如何定性為犯罪預備,是司法實踐中一個重要且復雜的問題。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然而,在實際司法審判中,如何認定一個行為屬于犯罪預備,往往需要綜合考慮行為人、預備目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關聯(lián)等因素。首先,從行為人的角度看,犯罪預備的特征表現(xiàn)為具有明確的犯罪目的,并且具有
    2023-09-13
    196人看過
  • 行為犯的犯罪中止存在嗎
    一、行為犯的犯罪中止存在嗎犯罪中止適用于行為犯。因為行為犯是存在犯罪中止的,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由于犯罪中止行為之前,所有行為都屬于犯罪行為,是行為人應當負刑事責任的事實根據(jù),中止行為本身屬于刑法所鼓勵的行為,是應當免除或者減輕處罰的根據(jù)二、犯罪中止的特征(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fā)現(xiàn),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xiàn)。犯罪中
    2023-04-28
    290人看過
  • 在法律中犯罪中止犯法嗎
    判刑。但比照犯罪既遂的量刑從輕、減輕處罰,犯罪危害不大的可以免除處罰。比如故意殺人,成了判死刑,砍半死不砍了判無期,光比劃嚇唬的進公安局受教育。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一、犯罪中止與未遂的處罰是怎樣的1、發(fā)生的時間不同。犯罪未遂發(fā)生在已經(jīng)著手實施犯罪以后,犯罪預備階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則要求必須在犯罪過程中放棄犯罪,即在實施犯罪預備或者在著手實施犯罪以后,達到即遂以前放棄犯罪,均能構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實際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本意,即欲為而不能為。在犯罪中止中,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動放棄當時可以繼續(xù)實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為而不為。這是犯罪中止
    2023-03-26
    148人看過
  • 2024共同犯罪存在中止嗎
    法律綜合知識
    一、共同犯罪存在中止嗎存在。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須具有下列條件。1、應當具備及時性,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發(fā)生在犯罪預備階段和犯罪實行階段,也可以發(fā)生在犯罪行為已經(jīng)實行終了犯罪結果尚未發(fā)生以前。但是犯罪結果一旦繁盛,無論其結果是由全體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造成的,還是由部分共同犯罪人的行為造成的,共同犯罪已經(jīng)即遂,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這是時間的條件。2、全體共同犯罪人在犯罪過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可以進行下去的并能產生犯罪結果的的行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以后,對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進行勸說阻止,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接受了勸說,在能夠繼續(xù)進行犯罪的條件下,自動停止犯罪行為,全體共同犯罪人都可成立犯罪中止。3、必須具備有效性。必須自動停止犯罪行為,并且有效的防止和阻礙犯罪結果的發(fā)生。這個有效性必須具備兩個因素:(1)主觀上,中止犯罪的共同犯罪人自動切斷與其它共同犯罪人的共同故意的聯(lián)
    2024-01-04
    241人看過
換一批
#法律綜合知識
北京
律師推薦
    #法律綜合知識 知識導航
    展開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法律綜合知識
    相關咨詢
    • 犯罪預備存在中止,法律怎么規(guī)定的
      寧夏在線咨詢 2023-11-26
      犯罪預備是存在中止的。犯罪中止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犯罪預備在預備過程中的中止同樣屬于自動放棄的范疇。
    • 預備犯罪在刑事中能被制止嗎
      新疆在線咨詢 2022-07-03
      犯罪預備也構成犯罪,需要定罪,情節(jié)顯著輕微可不認為是犯罪?!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 犯罪預備與預備中止中止的含義
      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7-11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 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
    • 犯罪預備,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 犯罪預備, 犯罪中止
      天津在線咨詢 2022-03-09
      犯罪既遂、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統(tǒng)稱為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犯罪既遂是指某種犯罪行為實施完畢、某種危害后果已經(jīng)發(fā)生、完全符合某個罪名的犯罪構成等(具體到每個罪名,其既遂標準是不一樣的);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等行為,之所以犯罪行為在這個階段停止,是基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得犯罪過程不能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如果是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那么構成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不管是在預備階段還是在具
    • 2) 犯罪的預備未遂終止存在于什么中
      香港在線咨詢 2022-11-08
      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過程中。犯罪的預備、未遂、終止都是故意犯罪在犯罪過程的不同階段由于各種原因而停止下來所呈現(xiàn)的不同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