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的時效歷有除斥期間和訴訟時效兩說。除斥期間是法律為形成權設定的行使期間。所謂形成權,是指因單方民事行為即能引起民事關系發(fā)生、變更、終止的權利。除斥期間屆滿,形成權消滅。除斥期間與訴訟時效,都可以督促當事人行使權利。
第三人撤銷權之訴敗訴的法律規(guī)定是怎樣的
第三人撤銷權之訴敗訴的法律規(guī)定是怎樣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九十二條第三人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提起撤銷之訴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向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出,并應當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證據(jù)材料:
(一)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
(二)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錯誤;
(三)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內(nèi)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
第二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和證據(jù)材料之日起五日內(nèi)送交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起訴狀之日起十日內(nèi)提出書面意見。
人民法院應當對第三人提交的起訴狀、證據(jù)材料以及對方當事人的書面意見進行審查。必要時,可以詢問雙方當事人。
經(jīng)審查,符合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裁定不予受理。
第二百九十四條人民法院對第三人撤銷之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第二百九十五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guī)定的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是指沒有被列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當事人,且無過錯或者無明顯過錯的情形。包括:
(一)不知道訴訟而未參加的;
(二)申請參加未獲準許的;
(三)知道訴訟,但因客觀原因無法參加的;
(四)因其他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第二百九十六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規(guī)定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nèi)容,是指判決、裁定的主文,調解書中處理當事人民事權利義務的結果。
第二百九十七條對下列情形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chǎn)程序等非訟程序處理的案件;
(二)婚姻無效、撤銷或者解除婚姻關系等判決、裁定、調解書中涉及身份關系的內(nèi)容;
(三)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guī)定的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對代表人訴訟案件的生效裁判;
(四)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行為的受害人對公益訴訟案件的生效裁判。
第二百九十八條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人民法院應當將該第三人列為原告,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當事人列為被告,但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中沒有承擔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列為第三人。
第二百九十九條受理第三人撤銷之訴案件后,原告提供相應擔保,請求中止執(zhí)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第三百條對第三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內(nèi)容的請求,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請求成立且確認其民事權利的主張全部或部分成立的,改變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nèi)容的錯誤部分;
(二)請求成立,但確認其全部或部分民事權利的主張不成立,或者未提出確認其民事權利請求的,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nèi)容的錯誤部分;
(三)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對前款規(guī)定裁判不服的,當事人可以上訴。
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內(nèi)容未改變或者未撤銷的部分繼續(xù)有效。
第三百零一條第三人撤銷之訴案件審理期間,人民法院對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裁定再審的,受理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將第三人的訴訟請求并入再審程序。但有證據(jù)證明原審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先行審理第三人撤銷之訴案件,裁定中止再審訴訟。
第三百零二條第三人訴訟請求并入再審程序審理的,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對第三人的訴訟請求一并審理,所作的判決可以上訴;
(二)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的,人民法院可以調解,調解達不成協(xié)議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發(fā)回一審法院重審,重審時應當列明第三人。
第三百零三條第三人提起撤銷之訴后,未中止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執(zhí)行的,執(zhí)行法院對第三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提出的執(zhí)行異議,應予審查。第三人不服駁回執(zhí)行異議裁定,申請對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再審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案外人對人民法院駁回其執(zhí)行異議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調解書內(nèi)容錯誤損害其合法權益的,應當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申請再審,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就是關于第三人撤銷權之訴敗訴的法律依據(jù),我們在進行行使撤銷權的時候,是需要注意行使的期限的,而且,需要掌握好相關的證據(jù)。另外,在對于已經(jīng)判決、裁定、調解書提起撤銷之訴的,如果我們存在異議,是需要在六個月之內(nèi)提出異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nèi)、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fā)生之日起五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
債權人撤銷權除斥期間的時效性規(guī)定
490人看過
-
撤銷權之訴的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有什么區(qū)別
119人看過
-
撤銷第三人異議之訴的時效?
448人看過
-
除斥期間撤銷權時效
88人看過
-
稅收訴訟撤銷之訴的時效是多久
129人看過
-
為何要廢除撤銷權的規(guī)定?
238人看過
撤銷權是撤銷權人依其單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效力溯及既往的消滅的權利。因撤銷原因不同,撤銷權人也不同。 在重大誤解中,誤解人是撤銷權人;顯失公平中,遭受明顯不公的人是撤銷權人;欺詐、脅迫中,受欺詐、受脅迫的人是撤銷權人。撤銷權是訴權,只能通過法... 更多>
-
合同被撤銷之后的時效性是否有規(guī)定內(nèi)蒙古在線咨詢 2023-02-13合同撤銷的時效性: 1、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nèi)、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 2、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 4、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
撤銷權之訴的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有什么區(qū)別河北在線咨詢 2023-04-12二者卻有質的不同,主要為: 1、訴訟時效適用于請求權,請求權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除斥期間適用于形成權。 2、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無需事事由法律特別規(guī)定,只需符合法院受案范圍的請求權,均可援用訴訟時效。除斥期間需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法律未做特別規(guī)定的,當事人不能援用除斥期間。 3、訴訟時效有中止、中斷、延長的制度,除斥期間則無,是固定不變的,故除斥期間又有不變期間之稱。 4、訴訟時
-
股權轉讓申請變更撤銷之訴時效江西在線咨詢 2023-03-06合同撤銷權系形成權,不適用訴訟時效,而適用除斥期間。合同撤銷權分為兩種: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和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 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撤銷合同原則上適用一年的短期除斥期間,自撤銷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nèi)行使,因重大誤解撤銷的,適用3個月的除斥期間。
-
撤銷權有時效嗎,撤銷權時效和訴訟時效一樣嗎寧夏在線咨詢 2022-10-09撤銷權是除斥期間,不是訴訟時效。合同法第五十五條【撤銷權的消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nèi)沒有行使撤銷權;……
-
撤銷權之訴起訴狀怎樣寫撤銷權之訴起訴狀范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3-01-10撤銷權之訴起訴狀范文: 原告:寫清楚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yè)或者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等事項。 被告:信息同原告,不清楚出生年月的可寫年齡。 案由:債權人撤銷權糾紛。 訴訟請求:明確的撤銷原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全部或部分內(nèi)容的訴訟請求。 事實與理由:說明案件經(jīng)過、事由等,并寫明起訴的法律依據(jù)。 證據(jù)來源:提交相應的證據(jù)來源。 最后寫清楚起訴人和落款信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