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題??蓪憽瓣P于×××(人)××××案的辯護詞”。
2、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3、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tài)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fā)表意見;認罪態(tài)度主要是根據(jù)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4、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5、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二、辯護人的范圍是怎樣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zhí)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過程中,應當充分保證被告人行使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的辯護權利。但下列人員不得被委托擔任辯護人:
(一)被宣告緩刑和刑罰尚未執(zhí)行完畢的人;
(二)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三)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jiān)獄的現(xiàn)職人員;
(五)本院的人民陪審員;
(六)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七)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前款第(四)、(五)、(六)、(七)項規(guī)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jiān)護人,由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第三十四條律師、人民團體、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以及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親友,被委托為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核實其身份證明和辯護委托書。
第三十五條一名被告人委托辯護人不得超過兩人。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辯護。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應當參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和本解釋第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
共同犯罪當中從犯的辯護詞的寫法也都是一樣的,但是辯護人不能整篇辯護詞都在陳述從犯可以從輕處罰,除了犯罪嫌疑人的認定標準是從犯之外,如果還有其他可以從輕處罰的情節(jié),也都要盡可能的體現(xiàn)在辯護理由當中,辯護理由的寫法沒有固定的標準。
-
無犯意聯(lián)絡的共同傷害辯護詞的內容有哪些?
139人看過
-
行賄罪辯護詞犯罪預備的內容主要有哪些
236人看過
-
不構成共同犯罪辯護詞的內容是怎樣?
383人看過
-
鄰里之間故意傷害罪辯護詞應載明哪些內容
387人看過
-
關于醉酒危險駕駛犯罪的辯護詞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74人看過
-
職務犯罪辯護詞,職務犯罪無罪辯護詞有哪些
353人看過
從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人。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按照是否直接參與犯罪,從犯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幫助犯。... 更多>
-
故意傷害從犯辯護詞要注意哪些要點,法律有哪些規(guī)定陜西在線咨詢 2023-08-16要注意到底是為該從犯做有罪或者是無罪的辯護,然后從辯護的方向去入手,如果是從犯,那么是否受到了脅迫或者是根本沒有達到犯罪的力度,或者是犯罪的情況比較輕微,認錯的態(tài)度比較良好,然后看這從犯是否是有自首的情節(jié)等等。
-
故意傷害罪主犯和從犯的區(qū)別故意傷害罪從犯湖北在線咨詢 2022-07-01故意傷害主犯從犯認定的區(qū)別:1、在事前共謀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為主犯,隨聲附和、表示贊同者通常為從犯2、在事前共謀的共同犯罪中,策劃、指揮犯罪活動者通常為主犯,被動接受任務、服從指揮者通常為從犯3.其他區(qū)別 1、認定主犯: 有下列三種情況之一的犯罪分子,可認定為主犯: (1)在犯罪集團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團建立的組織者、犯罪活動計劃的制定者、犯罪計劃的實施者或策劃
-
-
脅迫犯罪的辯護詞主要有哪些?山東在線咨詢 2023-07-051、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追究犯罪,但是按照其犯罪情節(jié)予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對于被誘騙參加犯罪的,不一定構成犯罪,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認定。
-
故意傷害罪致死辯護詞需注意哪些內容?重慶在線咨詢 2023-11-18首先要看犯罪的主觀方面,就是要考察行為故意的具體內容,這是揭示兩罪本質特征上的區(qū)別。其次,故意的內容作為判斷兩罪的標準,也要通過對案件相關事實加以分析、判斷: 1、侵害行為的起因。 2、被告人和被害人的關系。 3、犯罪工具。 4、加害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