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和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在主觀方面相同,客觀方面的犯罪手段也近似。但是,兩者的犯罪構成要件還是有明顯區(qū)別:
1、主體不同。前者的主體只能是郵電工作人員;后者的主體雖然也可以是利用職務便利開拆或隱匿、毀棄他人信件的郵電工作人員,通常主要是郵電工作人員以外的其他公民。
2、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對象既可以是信件,也可以是電報或其他郵遞物資;后者的犯罪對象則只能是信件。
3、客體不同。前者侵犯的客體既包括郵電部門的正?;顒雍托抛u,也包括公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后者則僅包括公民權利。
一、謊報安全事故罪的認定
(一)本罪與無罪的區(qū)別
不報、謊報安全事故,貽誤事故搶救的行為,如果沒有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程度,則屬于一般違法行為,不能追求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二)此罪與彼罪的區(qū)別
1、本罪與玩忽職守罪的界限
瞞報謊報安全事故罪與玩忽職守罪的區(qū)分:
(1)主體不同。前者既可以是生產經營單位的負責人,也可以是安全生產負有直接責任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后者是只能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2)客體不同。前者侵害的客體是公共安全,也就是不特定或是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是重大公司財產的安全;后者侵害的是國家機關正常的管理活動。
(3)客觀表現不同。前者是安全事故發(fā)生以后,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報或者謊報事故情況,貽誤事故搶救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后者表現為嚴重的不負責任,不履行或正確履行工作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到重大損失的行為。
2、本罪與重大責任事故罪的界限
重大責任事故指的是違反有關規(guī)定,因而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或造成其它嚴重后果的行為。
(1)主體不同。前者既可以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可以是國家非機關工作人員;后者只能是國家非機關工作人員。
(2)客體不同。前者侵犯的客體包括生產作業(yè)安全和其它的公共領域、公共場所的安全;后者侵犯的是生產作業(yè)安全。
(3)發(fā)生的前提不同。前者是安全事故已經發(fā)生;后者是在生產作業(yè)的過程當中。
(4)客觀表現不同。前者是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不報或謊報事故情況;后者是在生產作業(yè)當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guī)定或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yè)。
侵占罪和盜竊罪都以他人財物為對象,都侵犯了公私財物的所有權,主觀上都是故意,并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這是二者的共同之處。但是,二者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1,犯罪故意的內容和產生的時間不同。
2,犯罪的客觀方面不同。前者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開的或半公開的;而后者的手段只能是秘密的手段。
3,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對象只能是行為人在犯罪前已經持有的他人財物;而后者的對象則只能是行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財物。
4,是否退還所產生的法律后果不同。前者必須是拒不退還或交出他人財物的,才構成犯罪,而后者即使竊取他人財物之后又主動退還的,也已構成犯罪,主動退贓行為只能作為一個酌定量刑情節(jié)來考慮。
-
侵犯通信自由罪與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罪有哪些區(qū)別
373人看過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
423人看過
-
侵犯個人信息罪主犯和從犯的區(qū)別
334人看過
-
什么是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通信自由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167人看過
-
侵犯隱私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有區(qū)別嗎
238人看過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會不會構成犯罪以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的“公民個人信息”都包括什么
429人看過
犯罪構成的四個要素是犯罪主體、犯罪客體、犯罪的主觀方面和犯罪客觀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個條件的,才可認定行為構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為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等原因而對犯罪認定予以否定。... 更多>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區(qū)別廣西在線咨詢 2022-03-14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通過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侵犯商業(yè)秘密罪,是指行為人以秘密竊取或者故意泄露、使用,或者違反約定,侵犯商業(yè)秘密,造成商業(yè)秘密權利人重大損失的行為。二者的侵害客體不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量刑標準可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
-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要怎么處罰廣西在線咨詢 2022-05-0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
-
什么是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構成特征及犯罪構成是怎樣的福建在線咨詢 2022-03-09一、什么是侵犯通信自由罪(一)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概念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二)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構成特征1、犯罪客體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權利。2、犯罪客觀方面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的行為。3、犯罪主體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4、犯罪主觀方面本罪在主觀
-
如何區(qū)分侵犯競爭權與侵犯公民個人信譽與侵犯公民名譽權有什么區(qū)別河南在線咨詢 2022-02-15刑法第246條規(guī)定,誹謗罪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種事實,損害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該兩種罪在主觀方面、客觀方面、主體方面都有十分相似之處。二者的區(qū)別最主要體現在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是通過“誹謗”的方式侵犯競爭對方的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進而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后者則是通過誹謗侵害公民的人格。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侵害人的誹謗行為針對企業(yè)負責人或者經營者本人的,就應當具體分析行為的特征和侵害人的
-
民警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怎么判?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判例有哪些?陜西在線咨詢 2022-10-0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guī)定,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獲利5萬元以上的,屬于情節(jié)特別嚴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的規(guī)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適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的法定刑。違反國家規(guī)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