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滿16周歲詐騙罪的立案標準量刑
詐騙罪的刑事責任起點年齡為年滿16周歲,如果犯罪時未成年的,依法應從輕、減輕處罰,具體量刑要看詐騙金額、手段等。
對于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詐騙不承擔刑事責任,但他的法定監(jiān)護人必須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不是不承擔法律后果(民事和刑事)。但是對于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都要受到懲罰,但是他們是法定從輕處罰的對象。
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jīng)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chǎn)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guī)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xiàn)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shù)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zhì)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nèi)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chǎn)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chǎn)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xiàn)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nèi)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nèi)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chǎn)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chǎn)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xù)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chǎn)的,也是欺詐行為。根據(jù)本法第300條規(guī)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chǎn)生錯誤認識,對方產(chǎn)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chǎn)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chǎn)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chǎn),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chǎn)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jù),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chǎn)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chǎn)處分,財產(chǎn)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qū)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chǎn)表現(xiàn)為直接交付財產(chǎn),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chǎn),或者承諾轉(zhuǎn)移財產(chǎn)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nèi)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chǎn)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chǎn),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chǎn)受到損害,根據(jù)本條的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根據(jù)有關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數(shù)額較大,以2000元為起點。但這并不意味著詐騙未遂的,不構成犯罪。詐騙未遂,情節(jié)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需要研究的是,行為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財物,但同時支付了相當價值的物品時,是否成立詐騙罪?有人認為詐騙罪所造成的損害是指被害人整體財產(chǎn)的減少,故上述行為不成立詐騙罪;有人認為是被害人個別財產(chǎn)的喪失,故上述行為仍然成立詐騙罪;還有人認為詐騙罪是對信義誠實的侵害,不要求發(fā)生財產(chǎn)損害。我們認為,詐騙罪是對個別財產(chǎn)的犯罪,而不是對整體財產(chǎn)的犯罪。被害人因被欺詐花3萬元人民幣購買3萬元的物品,雖然財產(chǎn)的整體沒有受到損害,但從個別財產(chǎn)來看,如果沒有行為人的欺詐,被害人不會花3萬元購買該物品,花去3萬元便是個別財產(chǎn)的損害。因此,使用欺詐手段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騙取財物的,即使支付了相當價值的物品,也應認定為詐騙罪。
詐騙罪并不限于騙取有體物,還包括騙取無形物與財產(chǎn)性利益。根據(jù)本法第210條的有關規(guī)定,使用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門退稅、抵扣稅款的甚他發(fā)票的,成立詐騙罪。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法律依據(jù):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
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
未滿16周歲洗錢罪量刑標準最少判多久
128人看過
-
未滿16周歲在上海詐騙多少錢可以立案
71人看過
-
滿14歲未滿16歲,涉嫌詐騙可以立案嗎
463人看過
-
已滿十六周歲未成年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多少錢?
99人看過
-
刑事犯罪未滿16周歲有案底么
425人看過
-
故意傷害罪未滿16周歲如何量刑
167人看過
刑事責任年齡,是指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行為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劃分。 根據(jù)規(guī)定,年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應當負刑事責任;年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在犯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等八大嚴重犯罪時,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低于十四周歲的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此外... 更多>
-
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尋釁滋事罪立案標準湖南在線咨詢 2022-03-1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不需要對尋釁滋事罪負刑事責任的。尋釁滋事,破壞社會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隨意毆打他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持械隨意毆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jié)的;(二)追逐、攔截、辱罵他人,嚴重影響他人正常工作、生產(chǎn)、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殺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jié)的;(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價值二千元以上,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三次以
-
未滿16周歲未滿16周歲團伙搶劫怎么判刑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標準是什么浙江在線咨詢 2022-02-28年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團伙搶劫,涉嫌詐騙罪,一般應當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
-
滿16周歲聚眾斗毆罪量刑標準河北在線咨詢 2022-03-11涉嫌聚眾斗毆罪,對于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已滿十六周歲的人,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受傷并不影響。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眾斗毆的;(二)聚眾斗毆人數(shù)多,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
-
滿14歲未滿16歲,涉嫌詐騙可以立案嗎湖北在線咨詢 2022-10-01【1】滿14歲未滿16歲,涉嫌詐騙不可以立案。但是詐騙來的財物應該返還給受害者。不能返還的財物的,由返還。【2】《》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
16歲未滿18盜竊罪量刑標準河北在線咨詢 2022-01-27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盜竊一千元以上,要看以什么手段盜竊、發(fā)生在什么地區(qū),才能確定處罰。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guī)定:“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