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人失蹤或聲稱死亡的如何追款
借款人失蹤或聲稱死亡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追款:
(一)債務上設有保證人的,向保證人主張債權
為了保障債權的實現設立保證人,如果到期債務無法清償或不可能清償,由保證人向債權人清償債務。保證人清償債務之后可以向債務人追償。
(二)向法院提起訴訟
有的債權人可能會提出疑問,明明欠款人已經找不到了,又如何向法院訴訟呢?事實上對被告下落不明,無法當面送達開庭通知的被告,法院會采取公告送達的方式。公告時間一到,不論被告是否看到該公告,都視為已經送達。
庭審中進行缺席審判,經法院對債權人提出的債權證明進行審查,然后作出判決。在判決生效后無法獲得清償的債務,可以申請強制執(zhí)行。
(三)申請宣告失蹤,向債務人財產代管人主張債權
合法的債權是受法律保護的,在借款人死亡的情況下,債務是需要清償的,如果債務的財產由繼承人繼承的,繼承人以繼承的財產承擔償還債務的責任。
相關法律規(guī)定: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條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條執(zhí)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二、借條和欠條的區(qū)別是什么?
很多人對什么時候該打借條,什么時候該打欠條總是不能準確把握,其實區(qū)分三者并不難。欠條和借條至少有三點是不同的:
其一,借條背后一般存在著資金或者實物的流動,但欠條則沒有。在打借條的時候,出借人“剛剛”、“正在”或者“即將”把物品或者款項交付給借用人,為了確認這個“流動”的事實才用借條加以固定;欠條一般是結算或者證明財產所有與占有的相反狀態(tài),也就是所有權人的東西被占有人占有、使用,這種狀態(tài)在打欠條時早已存在,打欠條的目的就是確認這種狀態(tài)的存在。
其二,借條一般都有借期和利息,借條的借期和利息計算的起始點一般是出借日,而欠條雖然也可以約定還期以及在逾期未還的法律后果,但這個日期一般是欠條出具后的某一個時間點。
溫馨提示:
1、日常生活中,親戚朋友同事之間確屬借款行為的,建議打借條,金額較大的,最好有第三人見證,轉賬支付的保留好轉賬憑證和付款憑證。微信、短信交流信息也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2、如日常因侵權行為等發(fā)生欠付款,欠款人無力支付的,債權人可以要求打欠條,必要情況下可以標明欠款事實、還款時間等,金額較大的,建議債權人找第三人見證并保留好欠款事實的相關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條 執(zhí)行遺贈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
逾期借款人失蹤或者死亡怎樣辦?
470人看過
-
借款人失蹤無法追討借款如何解決
183人看過
-
如何起訴失蹤的借款人?
74人看過
-
失蹤借款人貸款怎么追討
119人看過
-
借款人失蹤借款不償如何應對
59人看過
-
借款人死亡,能否追回借款?
184人看過
-
攜款舉家失蹤,借款人如何立案追蹤四川在線咨詢 2022-10-21這個最好是到法院起訴要求歸還借款的,如果對方有財產可以先保全對方的財產,這個需要了解具體情況了才能作出準確的分析,為了維護你的合法權益建議電話咨詢A律師或者到A律師辦公室咨詢。
-
追討借款人的問題:失蹤的借款人如何維權陜西在線咨詢 2024-12-08債務人失蹤后,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債務人失蹤,債權人可以追討債務。如果債務人下落不明,則受送達人人民法院可以進行公告送達。如果被告沒有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可以作出缺席判決。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滿兩年,近親屬或直接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其失蹤后,債務人的財產由其近親屬保管。債權人可以直接要求財產代管人清償債務。但是,清償債務的錢還是債務人的財產。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
-
借款人失蹤如何借款追討合同范本甘肅在線咨詢 2022-10-20我是一名退休工人,5年前,一群溫州人來我們這里搞銅加工,租用了我原來單位的車間,生意一直比較好。經人介紹我將一生的積蓄5萬元借給了溫州人。每年的利息又都轉成了本金。誰知道,半年前的一天晚上,溫州人帶著50多萬元借款,丟下機器設備走了,人們也不知道他們是溫州什么地方的人。請問,借款人下落不明,如何追討借款讀者陳森回復:對于債務人下落不明的借款案件,債權人可以通過提起民事訴訟來追討借款,具體辦法有兩個
-
當借款人失蹤或無法聯系時,如何采取措施追回借款?上海在線咨詢 2025-01-14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被告經常利用各種借口主動逃避出庭,導致原告無法在法庭上與其進行面對面的辯論。如果原告收到了傳票,但無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應訴,法院可以進行缺席判決。缺席判決是指在被告缺席的情況下,法院對其作出的判決。在這種情況下,原告沒有進行辯護,法院也會做出相應的判決。 如果被告無法聯系到,導致法律文書無法送達到被告手中,法院可能會采用公告送達的方式。即在報紙或相關媒介發(fā)布開庭通知,經過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