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yī)保詐騙罪立案標準最新司法解釋
對于醫(yī)保詐騙罪的立案準則,主要依據涉案金額的不同而有所區(qū)分:首先,如果涉及金額達到一定程度,將面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以及一萬元至十萬元之間的罰金處罰;
若涉案金額更為龐大,或存在其他嚴重情節(jié),則將被判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同時需繳納罰款,金額在二萬元至二十萬元不等;最后,如案件涉及的涉案金額極為龐大或涉及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jié),將有可能被判定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需承擔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金處罰,甚至可能會被沒收全部財產。
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jié)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情況:
1.投保人故意捏造保險標的,以騙取保險金;
2.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對實際發(fā)生的保險事故進行虛假陳述,夸大損失程度,以騙取保險金;
3.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編造從未發(fā)生過的保險事故,以騙取保險金;
4.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制造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以騙取保險金;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導致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疾病,以騙取保險金。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保險詐騙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保險詐騙活動,數(shù)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fā)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有前款第四項、第五項所列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單位犯第一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故意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的共犯論處。
二、洗錢詐騙罪判幾年
在處理涉嫌洗錢罪與詐騙罪的案件時,我們應該堅持采取將兩個罪名合并處罰的原則。
(首先)關于詐騙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如下:對于構成詐騙罪者,應根據其具體行為分別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時還需并處罰款;若涉案金額較大或存在其他嚴重情節(jié),則應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而當涉案金額達到特別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時,則應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全部財產。
(其次)關于洗錢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如下:對于自然人犯下洗錢罪行的,應依法沒收其通過實施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以及走私犯罪所獲得的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并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時還需并處罰款;如果情節(jié)較為嚴重,則應判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款。
對于單位犯下本罪的,應對該單位施加罰款懲罰,同時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及其他直接責任人,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扒竊立案標準司法解釋最新
459人看過
-
2021年最新規(guī)定:貸款詐騙罪立案追訴標準及司法解釋
54人看過
-
保險詐騙罪最新判例:量刑標準及司法解釋
282人看過
-
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最新規(guī)定
72人看過
-
最新詐騙罪法條及相關司法解釋
124人看過
-
最新信用卡詐騙司法解釋
129人看過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醫(yī)保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及量刑的司法解釋有哪些香港在線咨詢 2022-03-14醫(yī)保詐騙王某在2010年下半年至案發(fā),伙同魯某多次在北京幾家醫(yī)院門前獲取他人醫(yī)??ê螅_取藥品,王某還伙同葉某、何某、姚某等人,在醫(yī)院內使用他人社??ǎe稱卡主患病、是卡主親戚等,半年時間,共騙取各種藥品價值共計119萬余元。數(shù)罪并罰如何適用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王某單獨或伙同被告人葉某、何某、姚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醫(yī)療保險基金且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侵犯了公共財產權利,擾亂了社會秩
-
-
最新詐騙罪司法解釋是如何的?重慶在線咨詢 2022-07-26第六條組織和利用邪教組織以各種欺騙手段,收取他人財物的,依照刑法第」百六十六條的規(guī)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第八條對于邪教組織和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的犯罪分子,以各種手段非法聚斂的財物,用于犯罪的工具、宣傳品等,應當依法追繳、沒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5.12法釋〔2000〕12號) 第九條以虛假、冒用的身份證件辦理入網手
-
最新銷售詐騙立案標準浙江在線咨詢 2022-06-07銷售詐騙的立案標準是:行為人以銷售某商品為借口實施詐騙行為,根據不同地區(qū)的標準,詐騙金額達到3千元到一萬元以上的,符合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對詐騙罪的處罰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
-
詐騙案件立案后怎么處理, 詐騙罪量刑標準, 詐騙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澳門在線咨詢 2022-03-04財物被騙要及時報警,由公安機關立案后通過偵查獲取有關證據,并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一、《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二、根據《最高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