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強制措施有五種,包括拘傳、取保候?qū)?/a>、監(jiān)視居住、拘留、逮捕。
1.拘傳,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方法。
2.取保候?qū)?,是指偵查機關責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擔保人或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其不逃避或妨礙偵查,并隨傳隨到的一種強制措施。
取保候?qū)徲晒矙C關執(zhí)行。
3.監(jiān)視居住,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的,命令其不得擅自離開住所或者居所并對其活動予以監(jiān)視和控制的一種強制方法。
4.拘留,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在偵查過程中,遇到法定的緊急情況時,對于現(xiàn)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
一般情況下,刑事訴訟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
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
5.逮捕,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實施妨礙刑事訴訟的行為,逃避偵查、起訴、審判或者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依法剝奪其人身自由,予以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jù)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qū)徎蛘弑O(jiān)視居住。
-
民事執(zhí)行措施與妨害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區(qū)別
235人看過
-
刑事案件強制措施期限,刑事強制措施與刑罰的區(qū)別?
252人看過
-
刑事訴訟中如何行使強制措施
127人看過
-
刑事強制措施是什么,刑事強制措施的期限是多少?
111人看過
-
治安限制與刑事強制措施的區(qū)別
228人看過
-
哪些是刑事訴訟中常用的強制措施方式
306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刑事訴訟中的勞動教養(yǎng)與強制措施的區(qū)別?兩者是否可以代替強制措施云南在線咨詢 2022-01-24勞動教養(yǎng)是對被勞動教養(yǎng)的人實行強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一種方法,其適用對象是有特殊違法行為,但尚未構成犯罪的人。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是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由法定機關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暫時限制或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二者性質(zhì)不同,適用的對象不同,故不能以勞動教養(yǎng)代替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辦
-
主刑附加刑和刑事訴訟強制措施怎么區(qū)別北京在線咨詢 2022-10-06主刑的種類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無期徒刑;(五)死刑。附加刑的種類如下:(一)罰金;(二)剝奪政治權利;(三)沒收財產(chǎn)此外,對于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qū)逐出境。刑事強制措施有拘傳、取保候?qū)?、監(jiān)視居住、拘留、逮捕
-
五種刑事強制措施有什么區(qū)別,強制措施有什么不一樣?湖北在線咨詢 2022-10-26拘傳、取保候?qū)?、監(jiān)視居住、拘留、逮捕五種強制措施適用的條件不同,方式不同,這里只列舉主要的區(qū)別: 1、拘傳適用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 2、取保候?qū)忂m用于:(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qū)彶恢掳l(fā)生社會危險性的期限最長不超過十二個月。 3、監(jiān)視居住適用人群同取保候?qū)?,期限六個月,需遵守的規(guī)定更為嚴格。 4
-
刑事拘留和刑事強制措施的區(qū)別河南在線咨詢 2021-11-29刑事強制措施是國家授權刑事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刑事強制措施有五種:拘留、取保候?qū)?、監(jiān)視居住、拘留和逮捕。刑事拘留是刑事強制措施之一。刑事拘留是根據(jù)《刑事訴訟法》采取的強制措施,而不是處罰。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行使刑事拘留權。
-
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的概念是什么, 強制措施的種類包括哪些四川在線咨詢 2022-03-06一、刑事強制措施的概念解讀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依法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進行限制或者剝奪的各種強制性方法。我國刑事強制措施的內(nèi)容是限制或者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不包括對物的強制處分。關于強制措施的內(nèi)涵與外延,有學者批評當前法定強制措施僅限于限制和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五種類型顯得過于狹窄,提出將對財產(chǎn)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