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抽逃出資的認定及其法律責任
一、股東抽逃出資的定義
對于股東抽逃出資的定義,法條沒有給出確切的解釋。我們一般認為是指公司股東或發(fā)起人依法履行了出資義務即向公司交付了貨幣、實物或轉移了財產(chǎn)權,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資的行為。但是,這個理解并沒有解釋什么是“抽逃”。對此,理論上一般認為所謂股東抽逃出資是指股東將已交納的出資又通過某種形式轉歸其個人所有的行為,其具體表現(xiàn)為:在公司財務賬冊上,關于實收資本的記載是真實的,并且在公司成立當日足額存于公司,后又以撤回、轉移、混同、沖抵等違反公司章程或財務會計準則的各種手段從公司轉移為股東個人所有的行為。
二、股東抽逃出資的構成要件
現(xiàn)有的法律法規(guī)對如何認定“抽逃出資”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一般認為抽逃出資的構成要件如下:
1、行為主體:該行為的主體是公司出資者,即股東;
2、主觀方面:是看公司股東有無“抽逃出資”的故意,如果沒有正常的業(yè)務往來、借貸關系或其他依據(jù),不支付任何代價而長期占用股東出資不還的話,就可能涉嫌抽逃出資;
3、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公司的管理制度,根據(jù)《公司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4、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公司法的規(guī)定,在公司驗資成立后又抽逃出資的行為,如果抽逃的數(shù)額巨大、造成的后果嚴重,就可能涉嫌構成抽逃注冊資本罪。
另外,在認定股東抽逃出資時還應綜合考慮如下因素:
(1)必須是股東侵占了被投資企業(yè)的財產(chǎn);
(2)股東侵占被投資企業(yè)的資產(chǎn)是偷偷進行的,不被人所知,比如:未進行恰當?shù)膸仗幚恚?/p>
(3)股東侵占企業(yè)財產(chǎn)的目的是逃避對企業(yè)債務的擔保責任;
三、對股東抽逃出資行為的認定及其表現(xiàn)形式
根據(jù)現(xiàn)行公司法及其法理基礎,和資本三原則(資本確定原則、資本維持原則以及資本不變原則)的要求,股東出資構成的注冊資本是公司信譽及其承擔責任的物質基礎。因此,法律規(guī)定公司發(fā)起人、股東出資后,不得抽回出資。公司的發(fā)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被認為是對公司債權人、社會公眾和公司登記機關的欺騙。
但是,綜觀《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都僅有關于抽逃出資行為后果(罰則)的表述,而沒有對行為的概念及其模式給出完整的、具體化的陳述和說明。究竟什么樣的行為可以或者應當認定為抽逃出資的行為?目前并沒有一個固定的解釋或者操作規(guī)范和認定標準。
在執(zhí)法實踐中,一般而言,如果在公司驗資成立后,股東沒有正常的業(yè)務往來和正當?shù)睦碛桑热绾戏ǖ慕栀J關系,或者因經(jīng)營活動的需要等等,而僅僅將該同一資金作為公司設立時的出資額,公司設立后即將其轉移、挪作他用或者非法占有;甚至所出資資金系向第三人借款,在公司驗資成立后,即將股東向他人之用于出資的借款,由公司的注冊資本予以歸還,均有可能涉嫌構成抽逃出資。
在實踐中,股東抽逃出資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公司資本驗資后控股股東利用其強勢地位,強行將注冊資金的貨幣出資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二是股東通過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體與公司之間的關聯(lián)交易,增加交易成本,變相獲得公司財產(chǎn)或偽造虛假的基礎交易關系,如公司與股東間的買賣關系,公司將股東注冊資金的一部分劃入股東個人所有;三是將注冊資金的非貨幣部分,如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工業(yè)產(chǎn)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在驗資完畢后,將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四是違反《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條規(guī)定,未提取法定公積金和法定公益金或者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在短期內(nèi)以分配利潤名義提走出資;五是抽走貨幣出資,以其它未經(jīng)審計評估且實際價值明顯低于其申報價值的非貨幣部分補賬,以達到抽逃出資的目的;六是公司回購股東的股權但未辦理減資手續(xù);七是通過對股東提供抵押擔保而變相抽回出資等。
股東抽逃出資在財務上主要表現(xiàn)為:第一,在公司的財務記賬憑證上,借方以“銀行存款”記錄,而貸方以“其它應收款”記載出資的“移轉”。這種抽逃出資的行為在《資產(chǎn)負債表》上記載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公司在“資產(chǎn)”項下始終以“其它應收款”方式長期掛賬,以達到資產(chǎn)賬面上的平衡,而事實上股東并未與公司發(fā)生實際的、正常的業(yè)務往來。因此對于這種財務掛賬方式實質上是否屬于抽逃對公司出資的行為,關鍵是與財務憑證記載的“其它應收款”相對應的,是否有符合市場規(guī)則的合理、公平、公正的交易,從而來反映股東與公司之間是否是正常的業(yè)務往來。若股東并沒有公正、合理地向公司支付所轉移資金公平的對價,則可認定為股東抽逃了對公司的出資。
第二,在公司財務記賬憑證上,借方以“銀行存款”記載,貸方則以“長期投資”反映股東出資的“移轉”。這種財務記賬形式就是在《資產(chǎn)負債表》上“資產(chǎn)”項下以公司對外“長期投資”的形式將其出資轉到股東所有或控制的公司之中,從而實現(xiàn)出資的抽逃。這種“長期投資”是否真實的核定,首先在于被公司“長期投資”的公司在形式上是否對公司的這筆“長期投資”開具出資證明或股權證明,其次在實質上公司作為被“長期投資”公司的股東或債權人是否因這筆“長期投資”真正、公平地享有了投資權益。
第三,在公司財務上不記賬,即公司“銀行存款”項下賬面上的公司注冊資金并未減少,而實際資金已被劃轉給股東,因此在《資產(chǎn)負債表》上“資產(chǎn)”項下“流動資產(chǎn)”科目中“銀行存款”只是一個虛假的夸大數(shù)字。這種情況,只有核對銀行對賬單才能發(fā)現(xiàn)公司資金的實際減少。這種行為在實質上是股東對公司資產(chǎn)的“偷竊”。因為股東出資后,按公司法有關程序注冊成立公司,股東出資已不再是股東的財產(chǎn),而是公司的獨立財產(chǎn),因此股東只是持有公司的股權而享有股東利益,資本由公司享有所有權。
認定股東抽逃出資的關鍵是對股東出資資金(或相應的資產(chǎn))的所有權在股東與公司之間發(fā)生“移轉”時,股東是否向公司支付了公正合理的對價,即股東是否向公司支付了等值的資產(chǎn)或權益。而判斷是否支付了公正合理的對價,其主要依據(jù)是公司的相關財務資料,比如公司的資產(chǎn)負債表、資產(chǎn)損益表、利潤分配表、記賬憑證、長期投資賬冊及銀行對賬單等。
-
最新認定:附件抽逃注冊資金
238人看過
-
裁定結果:抽逃注冊資金的最新調查
488人看過
-
最新的抽逃出資鑒定方法
193人看過
-
2024最新怎么認定抽逃出資
470人看過
-
抽逃資金最新認定:掌握投資機會的必備指南
103人看過
-
抽逃出資罪量刑標準最新進展
210人看過
債權人是債的主體之一,債的主體包括雙方當事人,即債權人和債務人。債權人是指有權請求對方當事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人。在債的關系中,債權人和債務人都必須是特定的。債權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最新怎么認定抽逃出資陜西在線咨詢 2022-05-12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三)》第十二條的規(guī)定,如存在以下行為可認定為抽逃出資: 1、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進行分配; 2、通過虛構債權債務關系將其出資轉出; 3、利用關聯(lián)交易將出資轉出; 4、其他未經(jīng)法定程序將出資抽回的行為。根據(jù)《公司法》第二百條的規(guī)定,公司的發(fā)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
-
抽逃出資罪既遂判刑最新規(guī)定?江西在線咨詢 2022-09-281、自然人犯本條所定之罪,處五年以下或者,并處或者單處虛假出資金額或者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七以下罰金。2、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2022年抽逃注冊資金的最新認定標準是什么上海在線咨詢 2022-11-141、抽逃資金必須是投資者所為。 2、必須是投資者侵占了被投資企業(yè)的財產(chǎn)。 3、投資者侵占被投資企業(yè)的資產(chǎn)是偷偷進行的,不被人所知,比如:未進行恰當?shù)馁~務處理。 4、投資者侵占企業(yè)財產(chǎn)的目的是逃避對企業(yè)債務的擔保責任。 5、由于投資者的行為,被投資企業(yè)的債權人利益受損(其債權被擔保程度降低)而無法得知。 《公司法》第三十五條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
抽逃資金的行為有哪些? 如何避免抽逃資金?香港在線咨詢 2022-05-09抽逃資金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抽逃資金必須是投資者所為; 2、必須是投資者侵占了被投資企業(yè)的財產(chǎn); 3、投資者侵占被投資企業(yè)的資產(chǎn)是偷偷進行的,不被人所知,比如:未進行恰當?shù)膸仗幚? 4、投資者侵占企業(yè)財產(chǎn)的目的是逃避對企業(yè)債務的擔保責任; 5、由于投資者的行為,被投資企業(yè)的債權人利益受損(其債權被擔保程度降低)而無法得知。
-
叔父做假賬抽逃出資被抓,增資后抽逃出資的最新認定是什么江蘇在線咨詢 2022-07-05抽逃出資在認繳制企業(yè)中不存在,只存在于實繳企業(yè)中。抽逃出資是指在公司驗資注冊后,股東將所繳出資暗中撤回,卻仍保留股東身份和原有出資數(shù)額的一種欺詐性違法行為。抽逃出資包括抽逃注冊資本和抽逃股東出資。抽逃注冊資本屬于違法犯罪行為,這不僅侵犯了公司的利益,而且可能侵犯公司以外第三人的利益,如公司的債權人,因此法律嚴令禁止,情節(jié)嚴重的還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