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有三種民事行為能力:
1、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3、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歲以上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八歲以下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認定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國關于自然人行為能力法律適用的規(guī)定
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12條規(guī)定:“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經(jīng)常居所地法律。自然人從事民事活動,依照經(jīng)常居所地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依照行為地法律為有民事行為能力的,適用行為地法律,但涉及婚姻家庭、繼承的除外?!敝劣谧匀蝗私?jīng)常居所地的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5條作了明確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jù)法》第96條規(guī)定:“票據(jù)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其本國法律。票據(jù)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依照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而依照行為地法律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適用行為地法律?!?/p>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jīng)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自然債權:概念及其法律效力
172人看過
-
貪污罪的概念及其相關規(guī)定
199人看過
-
碳稅及其相關概念
225人看過
-
敲詐勒索的內(nèi)涵及其相關法律概念
250人看過
-
締約過失的概念及其相關法律知識
122人看過
-
破壞監(jiān)管秩序罪的概念及其相關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325人看過
自然人即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體資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國公民、外國公民和無國籍人。自然人與公民不同,公民僅指具有一國國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賦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 更多>
-
自然人和法人的概念及其在法律中的規(guī)定,以及如何解決相關問題?上海在線咨詢 2025-01-14自然人是指通過自然出生并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人。在我國,公民在民事法律地位上與自然人相同,是“法人”的對稱。各國民法典根據(jù)一個人是否具有正常的認識及判斷能力以及喪失這種能力的程度,將自然人分為有行為能力人、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的本質(zhì)是法人能夠與自然人一樣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成為享有權利、負擔義務的民事
-
相對人在民法中的概念及其法律規(guī)定湖南在線咨詢 2024-12-05相對人概念在民法中具有特殊意義。所謂“善意相對人”指的是在合同或其他民事法律關系中,第三方因自身沒有過錯且不可歸責于自身的行為,取得一定的財產(chǎn)或利益的情況。這里的“善意”與民法上的“善意”具有不同的含義,不能用我們?nèi)粘J褂玫?ldquo;善意”來解釋。 善意相對人主要指的是沒有過錯且不可歸責于己的第三方,在取得一定的財產(chǎn)或利益時受到法律保護。法律會保護善意相對人的合法利益,同時限制其他民事法律關系中人的權利
-
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相關規(guī)定在我國法律中四川在線咨詢 2024-12-03根據(jù)我國法律,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有以下規(guī)定: 1. 根據(jù)《民法典》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2. 根據(jù)《民法典》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則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 根據(jù)《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
-
商鋪贈與合同的概念及其相關法律法規(guī)山西在線咨詢 2024-12-251. 商鋪贈與合同屬于不動產(chǎn)贈與合同。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chǎn)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2. 在贈與合同中,贈與人是將其財產(chǎn)無償轉(zhuǎn)讓給所有當事人的一方;表示接受財產(chǎn)的受贈人是接受贈與物的當事人。商鋪贈與合同中,商鋪即為贈與物。
-
的概念及相關的規(guī)定河北在線咨詢 2022-10-20競業(yè)限制的概念及相關的規(guī)定競業(yè)限制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為延遲生效條款,也就是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法律約束力終結(jié)后,該條款開始生效。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xié)議中約定競業(yè)限制條款的,必須同時約定經(jīng)濟補償?shù)膬?nèi)容。用人單位應當在終止或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后,給予勞動者經(jīng)濟補償。該經(jīng)濟補償標準、數(shù)額由當事人自行約定。在約定競業(yè)限制條款時應當同時約定具體的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和內(nèi)容,但不得再約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