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糾紛中法院管轄的選擇: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一、買賣合同約定了多種管轄怎么辦
買賣合同約定了多個管轄法院時,如果都是爭議有實際聯(lián)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根據(jù)管轄協(xié)議,起訴時能夠確定管轄法院的,從其約定;不能確定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管轄。
管轄協(xié)議約定兩個以上與爭議有實際聯(lián)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的規(guī)定,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xié)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lián)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guī)定。
三、債權債務糾紛管轄如何確定
1、債務糾紛起訴最好是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能及時查封對方的財產。
2、根據(jù)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民事訴訟管轄規(guī)定如下:
(1)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3)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qū)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5)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
民間借貸糾紛應該如何選擇法院管轄
123人看過
-
合同糾紛如何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法院管轄?
284人看過
-
關于醫(yī)療糾紛怎樣選擇法院管轄
438人看過
-
發(fā)生債務糾紛怎樣選擇管轄法院
467人看過
-
保險糾紛的管轄地該如何選擇
331人看過
-
合同糾紛有哪些類型,如何選擇管轄
374人看過
債權債務糾紛是指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因債務履行、債權債務清償?shù)葐栴}而產生的爭議和糾紛。當發(fā)生債權債務糾紛時,雙方可以通過協(xié)商、調解、訴訟等方式解決爭議。 ... 更多>
-
合同糾紛, 如何選擇管轄法院法院, 民事訴訟法如何選擇管轄法院法院福建在線咨詢 2022-02-09合同糾紛,如何選擇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雖然規(guī)定,因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也同時賦予了當事人對合同糾紛管轄人民法院的選擇權。合同雙方當事人選擇解決合同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符合以下條件:1.應當在書面合同中協(xié)議選擇,在口頭合同中選擇管轄人民法院的無效。2.應當選擇與合同有實際聯(lián)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包括: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
-
如何選擇勞動爭議管轄法院,選擇的依據(jù)是哪些?山西在線咨詢 2022-07-30《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管轄法院是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
公司債務糾紛起訴程序如何選擇管轄法院?廣東在線咨詢 2023-06-13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4條規(guī)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第25條規(guī)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xié)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guī)定”。通常的經濟合同,雙方當事人都不規(guī)定發(fā)生經濟訴訟時法院的管轄屬地,一旦發(fā)生經濟訴訟行為,必須按第24條之規(guī)定到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
-
關于工程糾紛需要怎樣選擇法院管轄浙江在線咨詢 2023-02-201、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確定管轄。 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適用專屬管轄,明確以不動產所在地即建設工程所在地法院為管轄法院。 3、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
糾紛怎么選擇管轄法院,涉外合同糾紛要如何理解海南在線咨詢 2021-11-23管轄法院選擇涉外合同糾紛: 1、當事人可以選擇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無住所的,可以向境內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扣押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者代表機構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