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險人承諾不拒賠有效嗎
實際上,并非所有的免責條款均具有法律效力。保險合同作為一種標準化的文本,或稱為格式合同,對于其中應當由合同雙方共同遵守的義務設定必須合理,不能剝奪或排除任何一方的核心權益。例如,如果在一份醫(yī)療保險中,保險公司明確約定只有當被保險人因為患病需要住院治療并且住院時間不少于30天時,才能夠得到相應的理賠,那么這樣的免責條款實質上就是在將被保險人的主要權益加以限制,因而缺乏合理性,不應被認定為有效。另一方面,免責條款并不能與我國現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例如不能約定在發(fā)生保險條款中所涉及的理賠事宜時,保險公司對此不予賠償等等。為了確保免責條款的有效性,保險公司應采取加黑加粗的方式對其進行標注,同時還需通過提示和解釋的方式向投保人明確告知這些免責條款的存在及其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六條
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
二、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定義闡釋如下:所謂的合同解除權,即當法律法規(guī)或者合同協議中約定的終止合同的前提條件得以滿足之際,合同關系的任何一方,無論單獨還是共同,都享有解除合同的法定權利。同樣地,對于保險人而言,其合同解除權可以理解為:在法律規(guī)定或者保險合同協議中所明確的合同解除條件得到滿足之時,保險人有權單方面決定是否解除保險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六條
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guī)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前款規(guī)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
-
保險公司承諾不保,理賠錢款無期限拒付
222人看過
-
不簽合同的承諾有效嗎,個人承諾在合同中有效嗎
310人看過
-
保險拒賠保險人不銷案有影響嗎
260人看過
-
員工承諾同意不繳納社會保險有效嗎
80人看過
-
保險拒賠還能承保嗎
236人看過
-
承諾有法律效力嗎:證人的口頭承諾
223人看過
-
監(jiān)護人承諾書承諾的有效性有效嗎寧夏在線咨詢 2023-07-30隨行監(jiān)護人的承諾書只要是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當事人自愿出具的,且內容也合法,則該承諾書就是有效的。承諾書實際上是合同的一種,所以其符合上述合同有效要件就有效,反之則無效。
-
債務人在承諾書上承諾的擔保物有效嗎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8-17的問題,請參考以下內容: 1,債權人不保證有效性。也就是說,如果債務人無法償還到期債務,保證人保證按照約定的擔保合同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一般的或連帶擔保責任)。2,被擔保人,只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債務人簽署。該擔??梢钥醋魇怯山杩钊颂峁┓磽?,保證人承擔的相應擔保責任,債務人需要清償保證人承擔責任,但不保證多大的實際意義。3,如果你說,“我只限于擔保,擔保人,如果還沒有,我沒有報答他,”這意味著有一個
-
擔保人在擔保承諾上寫錯名字,擔保承諾還有效嗎?山東在線咨詢 2022-09-05擔保合同是從合同,其效力根據主合同而定。一般情況下,如果的主合同真實有效,那么擔保就是有效的。擔保人有自己的銀行貸款,由于金融貸款合同與民間借貸合同是不同的領域,互不相干,所以擔保人仍需要對民間借貸承擔擔保責任。擔保責任對擔保人來說是相對較重的,如果缺乏誠信或者無法按期清償,那么的清償責任則轉移到擔保人身上,最終可能需要傾家之力代為清償。因此,如果不是特別情況,則需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對待是否擔當擔保人
-
不起訴擔保人的承諾能否有效四川在線咨詢 2023-07-01不起訴擔保人的承諾,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雙方簽字,就是有效的。 根據《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條,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條,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
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我對現不了承諾廣西在線咨詢 2022-07-14債務的承諾書的內容不違反國家現行法律法規(guī)、社會道德以及公序良俗,就具有法律效力。實際上,債務承諾書就相當于協議書一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協議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