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也是可以構成的。
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犯罪對象是各種依照刑法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人。
(二)客觀要件
本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窩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為。窩藏,是指為犯罪的人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是使司法機關不能或者難以發(fā)現(xiàn)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外,向犯罪的人通報偵查或追捕的動靜、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裝的用具等等,也屬于幫助其逃匿的行為。包庇,應限于向司法機關提供虛假證明掩蓋犯罪人。在司法機關追捕的過程中,行為人出于某種特殊原因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機關投案或者實施其他使司法機關誤認為自己為原犯罪人的行為的,也應認定為包庇罪。窩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經(jīng)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潛逃未歸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機關羈押而脫逃的未決犯與已決犯。
(三)主體要件
(四)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明知,是指認識到自己窩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明知是犯罪人的,當然成立本罪;在開始實施窩藏、包庇行為時不明知是犯罪人,但發(fā)現(xiàn)對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繼續(xù)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也成立本罪。
相關法律知識
第三百一十條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第三百六十二條旅館業(yè)、飲食服務業(yè)、文化娛樂業(yè)、出租汽車業(yè)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
親屬可以包庇嗎?包庇可以構成包庇罪嗎?
380人看過
-
包庇罪構成要件是什么,包庇親人犯罪事實構成犯罪嗎
471人看過
-
包庇交通事故肇事者構成了包庇罪嗎
490人看過
-
與包庇包庇屬于行為犯嗎
205人看過
-
包庇罪是否構成犯罪行為
348人看過
-
2024包庇親人犯罪事實構成犯罪嗎
416人看過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辨認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意義和后果的認識能力??刂颇芰κ侵敢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fā)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 更多>
-
包庇人構成毒品犯罪嗎河南在線咨詢 2022-05-15不屬于毒品犯罪,屬于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為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財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緝毒人員或者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掩護、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從重處罰。
-
包庇罪是什么要件?怎樣構成包庇罪?四川在線咨詢 2023-11-09窩藏、包庇罪的犯罪構成如下: 1、客體要件,本罪的客體是司法機關對犯罪進行刑事追訴和刑事執(zhí)行的正常活動。 2、客觀要件,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實施了窩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任何年滿16周歲并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但犯罪人本人不能構成本罪的主體。 4、主觀要件,本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
-
交警包庇肇事逃逸是否構成包庇罪?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3-04-05刑法條文第三百一十條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第三百六十二條旅館業(yè)、飲食服務業(yè)、文化娛樂業(yè)、出租汽車業(yè)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
包庇同案犯是哪些罪福建在線咨詢 2022-12-02構成之前所犯的罪名,不會重新構成包庇罪。雖然法律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行為,但對于拒不供認尤其是先供后翻的情況并不能再認定構成其他犯罪;而且,實踐中,在共同犯罪里,對于不如實供述同案犯的被告人,實質上也是包庇同案犯的,也不再認定為構成包庇罪。 【法律依據(jù)】
-
包庇販毒知情不報構成犯罪嗎?算是包庇罪嗎?會被判刑嗎?貴州在線咨詢 2022-07-30包庇罪”與“知情不舉”是有區(qū)別的。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向司法機關作假證明,掩蓋犯罪分子的罪行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 區(qū)分“包庇”和“知情不舉”,可以犯罪構成要件中的犯罪客體為參照進行判斷,即以行為是否侵犯包庇罪的客體為標準,依照法律規(guī)定,包庇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司法機關對罪犯的刑事追訴和刑罰執(zhí)行活動,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幫助犯罪分子逃避司法機關的偵查、起訴、審判、執(zhí)行,客觀上所導致的后果是擾亂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