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銷售偽劣商品自訴案件嗎?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中沒有自訴案件,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公訴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立案標準是怎么樣的?
第一: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個人或者單位,所涉及的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情形。該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都將會被追究刑事處罰。
第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尚未銷售的情形。雖然假冒偽劣的產品沒有被銷售除去,但是這批偽劣產品的貨物價值在十五萬元以上的,該案件的涉事人員都將會被處以刑事處罰。
第三:假冒偽劣產品銷售的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但是已經銷售了假冒偽劣產品所涉及的金額在乘以三倍后,和并沒有銷售的偽劣產品相加,這兩個的金額總額合計超過十五萬元的情形。所涉及的生產人員和銷售人員也是需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1、主體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2、主觀方面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為故意犯罪,要求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明知。所謂明知,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已經確實知道生產、銷售的物品屬于偽劣商品或者根據(jù)客觀證據(jù)、情形證明行為人確實可能知道其所生產、銷售的物品是偽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況?!懊髦辈坏扔凇按_知”。只要根據(jù)客觀實際情況,結合行為人主觀情形,證實行為人在主觀上出于能明知而且可能明知而行為人不能否認即可。根據(jù)本類犯罪的性質和實際生活中的發(fā)案情況,本類犯罪主體在主觀上大都具有謀取非法經濟利益之目的。過失不構成本類犯罪。如果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產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騙等完全客觀原因導致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出于過失,而非出于故意的,則行為人不構成本類犯罪。
3、客體
本類犯罪的犯罪客體為復雜客體,因行為人所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的品種、性質、用途不同,其所侵犯的具體復雜客體有所不同。
4、客觀方面
相關書籍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在客觀方面最顯著的特征是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行為。所謂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就是指行為人故意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情形。由于行為人所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的種類、性質、用途不同,刑法對行為人所構成的具體的有關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方面的犯罪的客觀要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認定有關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時,必須具體分析行為人所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的種類、性質、用途,并以此來確定其犯罪成立在客觀上所要求的構成要件,從而科學而又準確地界定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做到定罪準確,量刑適當,罰當其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修正):第二編 分則 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jié)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jié)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guī)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jié)第一百四十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n生產、銷售本節(jié)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guī)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jié)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最高刑罰,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最高刑罰是什么
371人看過
-
生產偽劣商品銷售罪法律適用要件
135人看過
-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件報案應提供的證據(jù)清單
495人看過
-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9種形式
179人看過
-
生產偽劣產品沒銷售會處罰嗎
191人看過
-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司考真題答案解析
159人看過
-
什么是偽劣商品?生產、銷售、銷售偽劣產品罪中的偽劣商品??新疆在線咨詢 2022-03-12偽劣產品有廣義、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偽劣商品如產品質量法中的規(guī)定。根據(jù)該法規(guī)定,偽劣商品是指生產、銷售的商品,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其質量、性能達不到強制性標準的要求,或冒用、偽造商標、優(yōu)質產品標志、認證標志、生產許可證,或失去了使用價值的物品。其特征是:一是偽劣商品包括了假冒商品,二是其法律責任既可能是刑事的,也可能是民事、行政的。狹義的偽劣商品是指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對象的偽劣
-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偽劣商品、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構成界定廣東在線咨詢 2022-03-07本罪的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監(jiān)督管理制度。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犯罪活動,已成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形勢下危害國計民生的一個突出問題,因而國家十分重視對生產、銷售的商品質量的監(jiān)督管理。如在產品質量法中,具體確定了產品質量監(jiān)督管理的機構、職責和制度,規(guī)定了產品質量責任,并列舉了構成犯罪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種種行為。這些規(guī)定對于加強產品質量的監(jiān)督管理,明確產品質量責任,懲治生
-
銷售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構成要件是哪些?臺灣在線咨詢 2022-07-30客體方面:侵犯客體是國家對普通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陀^方面: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guī),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主體要件:犯罪主體是個人和單位,表現(xiàn)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主觀方面: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可以取保后審嗎?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會判刑嗎上海在線咨詢 2022-11-24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可以取保后審嗎?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會判刑嗎?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以謀取非法利潤為目的違反國家關于工農業(yè)生產資料、生活資料、藥品及其他商品的質量管理法規(guī)在產品中參雜、參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較大的行為。
-
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是什么甘肅在線咨詢 2022-06-29據(jù)現(xiàn)行相關法律規(guī)定,如果是針對產品方面的造假行為,如果是這種情況,且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其中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該偽劣產品后所得的全部違法收入。其中的全部違法收入,不扣除成本和有關費用,包括已得到的違法收入和按合同或約定將得到的違法收入)構成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該罪的刑事責任:根據(jù)刑法第140條到第150條的規(guī)定,犯本罪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