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判決書并不一定必須由一審法院送達,二審法院可以自己宣判,自己送達判決書,也可以委托一審法院宣判,由一審法院送達二審判決書。如果委托一審法院宣判,判決書隨案移送到一審法院。終審作出判決后判決即生效,當事人應當履行判決裁定的法定義務與責任。一方拒絕履行的,方當事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zhí)行的財產(chǎn)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一、一審的判決二審需要維持原判嗎?
在二審作出裁判前,一審判決不生效。如果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的,則一審判決自二審判決送達時即生效。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制,二審判決書一經(jīng)送達,即產(chǎn)生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判決書的義務。當事人不服二審判決,不能上訴;但當事人認為判決確有錯誤的,可以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影響判決的執(zhí)行。
二、民事二審庭審詳細流程
1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證據(jù)交換;
上訴的裁定或者判決,又告訴庭審查后直接進行裁決。
2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jù)材料發(fā)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解決糾紛;
【6】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
維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發(fā)回重審。
【7】宣判。
3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zhí)行;或者向二審法院告訴庭遞交書面申訴材料,申請再審。
如果達成調解協(xié)議,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在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
民事訴訟第二審程序的概念
民事訴訟第二審程序的概念在我國,由于實行兩審終審制,所以有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的區(qū)別。
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審判決、裁定,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上訴,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上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上訴案件進行審理所適用的程序稱第二審程序。
第二審程序是為了保證當事人依法行使上訴權和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法進行審判而設置的。民事訴訟法關于第二審程序的全部條文,都是針對審判上訴案件所作的規(guī)定。所以第二審程序是審理上訴案件的程序,也稱上訴審程序。人民法院適用第二審程序對上訴案件進行審理后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因此,第二審程序又稱終審程序。
第二審程序和第一審程序雖是兩個審級不同的程序,但第二審程序與第一審程序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具體說,第一審程序是第二審程序的前提和基礎;第二審程序是第一審程序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即對同一民事案件繼續(xù)進行審理,而不是開始審理另一個新的案件。第二審程序發(fā)生后,上一級人民法院就要根據(jù)上訴人的請求范圍審查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執(zhí)行審判程序上是否正確、合法,繼續(xù)行使國家賦予的審判權,最終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以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應當明確,第二審程序并不是每個案件的必經(jīng)程序。如果一個案件經(jīng)過第一審程序審理,當事人達成了調解協(xié)議,或者在上訴期限內當事人沒有提出上訴,就不會引起第二審程序的發(fā)生,當然也就不需要經(jīng)過第二審程序。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審的,也都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然而提審、再審的案件適用第二審程序與上訴案件適用第二審程序是有區(qū)別的,比如當事人的訴訟地位。稱謂不同,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完全一樣、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范圍也不完全相同。
綜上所述可見,第二審程序是上訴人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審查第一審人民法院的裁判是否正確、合法,以上訴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訴訟程序;也是上一級人民法院根據(jù)當事人的上訴請求,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判的有關內容進行檢查、監(jiān)督,使有錯誤的裁判在發(fā)生法律效力前得到糾正的訴訟程序。
-
一審判決已送達,二審判決得出
313人看過
-
二審判決書是中級法院送達嗎
404人看過
-
二審判決書自判決書向當事人送達后即生效。
487人看過
-
二審判決沒有送達生效嗎
208人看過
-
終審判決書以送達為準嗎
117人看過
-
一審公告送達二審上訴還需再次送達嗎
266人看過
民事訴訟當事人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以自己的名義,為保護自己的民事權益,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和進行辯論等。... 更多>
-
-
二審判決書已簽字, 二審被告拒絕送達, 如何送達西藏在線咨詢 2022-03-21是否可以適用留置送達,不需要當事人申請,應由法院根據(jù)具體的情況來確定合適的送達方式。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法院送達判決書的方式有多種,有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公告送達等方式。至于采用何種送達方式,可由法院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如果對方當事人正常居住在家,卻拒收判決書的,當事人也可以要求法院通過留置方式來送達,但是否能適用留置送達,還應由法院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另外,在現(xiàn)有司法實踐中,法院在訴訟
-
-
二審判決書上沒有送達生效判決嗎河南在線咨詢 2022-03-16根據(jù)現(xiàn)行《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實行……兩審終審制度”,第一百五十八條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第一百四十一條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也就是說,經(jīng)過二級法院的審判,案件即告終結,二審法院作出的判決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終審判決,是未附加任何條件的,法律
-
二審判決書送達不到原告手里福建在線咨詢 2022-02-09嚴格意義上未送達的判決不能執(zhí)行。法律上的送達有直接送達、郵寄送達、公告送達、留置送達。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判決之日就是生效日,沒有規(guī)定送達后生效。司法實踐中,在對方申請強制執(zhí)行時,執(zhí)行法院一般會要求提供生效證明,一審判決生效的,有原審法官簽注,二審的一般到二審法院檔案室開具(一般是復印郵寄送達回執(zhí))。你說的未送達應是你沒有收到的另外情況,二審是否送達不影響終審判決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