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沒有損壞名譽罪,但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可能會構成侮辱罪。侮辱罪是情節(jié)犯,行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損害名譽罪,是指我國《刑法》中有對貶低、損害他人人格、名譽的行為規(guī)定的罪名,即侮辱罪和誹謗罪。
一、如何起訴侵犯名譽權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是當事人獲得司法保護的手段。當事人起訴要得到法院的審理,就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
第一,原告要具有合法資格,即原告必須是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原告必須是因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與他人發(fā)生爭議而起訴。
第二,要有明確的具體被告,必須能夠明確指出何人為對方當事人。
第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訴訟請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法院作出某種判決的要求,是原告在訴訟上對被告提出的實體權利的要求,原告還必須提出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及要求法院保護自己權益的理由。
第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并屬于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起訴的案件,應當是人民法院能夠通過行使審判權予以解決的事項。同時,訴訟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
在我國,不同級別的法院之間和相同級別的法院之間在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權限上有嚴格的界限。對第一審普通民事案件的管轄,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2條規(guī)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以及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主要營業(yè)地或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這是一般管轄原則,適用一般性訴訟?!睹袷略V訟法》第24條、第25條還規(guī)定了幾種特殊情況的管轄。
具備了上述幾個條件,當事人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時,應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并按被告人數(shù)提交起訴狀副本。起訴狀應當寫明以下內容:
(1)當事人的情況。當事人是個人的,應寫明其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yè)、工作單位、住所等;有代理人的,還要寫明代理人的姓名、住所、工作單位以及與當事人的關系。當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寫明法人或者組織的名稱、單位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
(2)原告訴訟請求以及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和理由。
(3)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的姓名、住所等。
(4)受訴法院名稱,起訴的年、月、日,起訴人簽名或蓋章。
二、名譽權侵犯起訴的主要程序
名譽權糾紛一般屬于民事糾紛,民事訴訟,就是打民事官司。民事訴訟的主要程序,包括當事人起訴、人民法院受理、開庭審理、判決,當事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判決以及再審程序和執(zhí)行程序。
當事人起訴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其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fā)生爭議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起訴進行審查后,認為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予以接受并決定立案受理的,應在7日內通知原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審理前的調查、準備工作后,應當按法定程序開庭審理。法院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的,按法定程序申請延長。
當事人對一審法院所作的裁判不服的,可以在法律規(guī)定的上訴期間上訴于一審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從而引發(fā)第二審程序。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符合法定上訴條件的案件,應當受理。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開庭審理。經(jīng)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后,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進行判決、裁定。
二審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準。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人民法院按照再審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時,如果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第一審普通程序進行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如果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由于再審案件按原審程序進行審理,因此審理、裁判、宣判期限均按原審程序規(guī)定進行。
對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也可由審判員移送執(zhí)行員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的最后一日開始計算,雙方或一方是公民的為1年,雙方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為6個月。
-
網(wǎng)絡詆毀他人名譽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24人看過
-
毀壞他人名譽罪怎么起訴,名譽被他人損壞可以怎么辦
354人看過
-
詆毀別人名譽能告他嗎
153人看過
-
他媽的屬于名譽侵權嗎
142人看過
-
捏造貶損他人名譽的事實屬于什么罪
415人看過
-
網(wǎng)上惡意詆毀他人名譽觸犯什么法
191人看過
拒絕履行是指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拒絕履行構成的條件: 1、須有合法有效的債務存在這是拒絕履行的前提條件; 2、須履行仍為可能... 更多>
-
非法誹謗他人名譽屬于什么犯罪上海在線咨詢 2023-05-131、行為人故意誹謗他人,造成他人名譽受損的,一般可以構成誹謗罪。 2、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3、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
-
傳播虛假信息損害他人名譽犯法嗎?河北在線咨詢 2022-10-21侵犯名譽權要承擔什么責任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guī)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jīng)人民法院審查?;謴兔u、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shù)?,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公民一并提
-
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屬于哪一種罪名?遼寧在線咨詢 2024-11-19根據(jù)我國法律法規(guī),《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明確規(guī)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一般的侮辱罪,雖然不會被直接定罪,但仍然會受到一些懲罰。例如,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可能會被判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情節(jié)嚴重,則可能會被判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
侵犯他人名譽權刑事犯罪屬于嗎,該如何規(guī)定的臺灣在線咨詢 2023-08-17侵犯他人名譽權,一般情況下是不屬于刑事犯罪的,只需要追究民事責任即可,但是如果情節(jié)嚴重的可能會涉嫌侮辱誹謗罪,那么就會構成刑事犯罪,侮辱誹謗罪的量刑一般是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管制。
-
名譽損害屬于自訴案件嗎?新疆在線咨詢 2022-07-18侮辱罪是自訴案件。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侮辱罪屬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