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jù)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教唆他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如果構成了犯罪的,可以認定為共同犯罪,教唆犯罪的人是屬于教唆犯。
教唆他人犯罪本身是一種犯罪行為,它又不是一種有具體罪名的犯罪,因為在我國沒有教唆罪的規(guī)定。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教唆犯罪沒有自己單獨的、完整的犯罪構成。教唆犯是故意引起他人犯罪意圖的人,因此對教唆犯就應當結(jié)合被教唆人的行為進行認定和處罰,從而使教唆犯成為共同犯罪的一部分。
在我國法律中,有關教唆犯的規(guī)定被認定共同犯罪,也表明了以共同犯罪的定罪與處罰原則處理教唆犯罪有關問題的原則立場。但是全面考查我國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及司法實踐中的實際情況,卻可以看出教唆犯和共同犯罪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從教唆人教唆內(nèi)容的針對性程度出發(fā),區(qū)別出確定性教唆和非確定性的教唆。
確定性教唆系教唆人有其明確目的、唆使他人實施具體的犯罪行為。這種教唆在教唆前教唆人已有達到自己特定目的的計劃,被教唆人只是教唆人實現(xiàn)自己目的的工具。
非確定性教唆系教唆人出于對社會的不滿而唆使他人從事的犯罪。這種教唆在教唆前教唆人只有危害社會的廣泛的犯罪目的,沒有個人具體的目的而形成泛意教唆。
其次、從教唆犯的主觀故意內(nèi)容出發(fā)亦可分為直接故意教唆和間接故意教唆。
直接故意的教唆是指教唆人不僅認識到自己的教唆行為會使被教唆人產(chǎn)生犯罪意圖并且希望被教唆人按其指明的犯罪意圖去實施犯罪行為。直接故意的教唆直接和確定性教唆相連接。此類情況下,教唆人有其單獨的犯罪構成,即使被教唆人未實施被教唆之罪,對教唆人仍應追究刑事責任。
間接故意教唆是指教唆人已經(jīng)預見到自己的教唆行為會使被教唆人產(chǎn)生犯罪意圖,但是放任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間接故意的教唆和非確定性的教唆相聯(lián)系。如慫恿好逸惡勞并揮霍無度的人進行盜竊,引起其實施盜竊犯罪的意圖。間接故意的教唆沒有單獨的犯罪構成,只有結(jié)合被教唆人的行為才能對教唆人的刑事責任進行認定。被教唆人未實施被教唆之罪,教唆人不負刑事責任。
第三、對于本身就構成對社會的嚴重危害且構成犯罪的教唆行為,應依法直接定罪量刑。
相關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九條【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
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
473人看過
-
教唆打架屬于犯罪嗎,教唆別人自殺構成犯罪嗎
318人看過
-
教唆他人打成輕傷構成教唆犯嗎?
116人看過
-
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形,屬于共同犯罪嗎
385人看過
-
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應當如何處理
164人看過
-
被教唆人中止犯罪教唆犯怎樣處罰
239人看過
教唆犯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的。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 更多>
-
-
教唆他人犯罪的一定是教唆犯嗎,有哪些規(guī)定新疆在線咨詢 2023-12-18教唆他人犯罪的一定是教唆犯嗎 需要從實際情況來看,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一)、間接正犯,是教唆行為的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者沒有刑事責任的人犯罪,這時候不是教唆犯而變成間接正犯。因為只有他以個人承擔刑事責任。 (二)、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其次作用
-
教唆他人打人成輕傷構成教唆犯嗎?內(nèi)蒙古在線咨詢 2023-11-08教唆他人打成輕傷是構成教唆罪的;教唆罪,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親自實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實施自己的犯罪意圖。
-
教唆犯的犯罪中止,教唆他人殺人該怎樣處罰呢?內(nèi)蒙古在線咨詢 2022-08-05教唆者和被教唆者都是過失致人死亡罪 教唆不是一個單獨的罪名,他教唆別人實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論處。被教唆人由于過失致人死亡的,教唆者也視為共犯。 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
教唆犯罪是否屬于刑法貴州在線咨詢 2023-12-12教唆罪是屬于刑法的。教唆罪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 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罪。 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