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方法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zhí)法監(jiān)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jiān)督檢查,并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
在工地干活受傷了沒人管我該怎么辦
在工地干活受傷了沒人管,應該盡快去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因為只有申請了工傷認定之后才能主張工傷賠償,而且申請工傷認定是有時效的,錯過時效對自身的權益影響很大。
發(fā)生工地受傷的事故之后,如果公司不管,個人也可以到勞動局工傷科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是有時效性的,所以勞動者發(fā)生工傷事故后應該盡快申請工傷認定。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fā)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下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yī)療診斷證明等。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guī)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
遭遇民事糾紛:維權途徑與申訴技巧
484人看過
-
遇欠薪有三個途徑可維權
103人看過
-
研究欠薪現象及其維權途徑
482人看過
-
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與維權途徑
454人看過
-
拖欠工資的應對策略:法律途徑與維權方法
491人看過
-
工傷維權的技巧
351人看過
勞動者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guī)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yè)和選擇職業(yè)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wèi)生... 更多>
-
欠薪農民工了什么途徑維權貴州在線咨詢 2023-05-221.農民工被欠薪的,可以找勞動部門,建筑企業(yè)的也可以找住建部門,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 2.根據《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的相關條款,拖欠工資找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勞動監(jiān)察大隊,它會責令企業(yè)在規(guī)定時間支付工資,逾期不支付,按照應付金額50%以上1倍以下的標準計算,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3.建議先跟公司談,協(xié)商不成搜集相關證據,申請勞動仲裁。不行撥打工會的職工維權熱線(農民工或找農民工維權中心)。不行向法院
-
公司破產,老板欠薪維權途徑遼寧在線咨詢 2025-01-05在采取任何行動之前,務必收集與您在公司工作相關的所有證據,包括勞動合同、工作文件、工作照片、工作記錄等等,越多越好,這對您來說越有利。如果您的公司尚未與您簽訂勞動合同,您可以在公司工作滿一年后要求支付雙倍工資的賠償。根據法律規(guī)定,您在公司工作滿一年后,法律將默認您已與公司簽署了合同。 接下來,您可以前往當地勞動監(jiān)察大隊或中隊提交證據。由于勞動局不會立即受理您的投訴,您需要先前往勞動監(jiān)察大隊進行投
-
討薪都有哪些維權途徑江蘇在線咨詢 2023-09-16討薪的途徑有: 1、尋求法律幫助:如果被拖欠工資的人員多而且金額巨大,可以一同尋求律師的幫助,讓律師以法律的途徑高效率的討薪。 2、協(xié)同社會討薪活動:這種時間點,社會關注度更高,配合這個時機討薪,拖欠工資的企業(yè)擔心其社會影響力,一般會有所顧忌,盡快幫你解決拖欠的工資。 3、與用人單位協(xié)調:如果前用人單位可以溝通,可以雙方協(xié)調溝通,尋求最好的解決辦法和方案,如果協(xié)商無效可申請有關部門介入。 4、仲裁
-
勞務分包的權益維護與維權途徑安徽在線咨詢 2024-12-01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如果在勞務分包中,勞動者在工作中受傷,如果形成了勞動關系,就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如果不是勞動關系,雇傭單位就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如果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則雇主應當與雇員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如果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則可以向雇員追償。 第
-
法律常識:消費維權途徑山東在線咨詢 2023-06-12一、協(xié)商和解。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fā)生爭議后,在自愿、互諒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xié)議,使糾紛得以解決。這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來說都是理想的途徑。 二、投訴調解。消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發(fā)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后,請求消保委調解,即由第三方對爭議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服勸導、溝通調和,以促成雙方達成解決糾紛。 消費者投訴時應注意四點:1.消費者合法權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