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對“非法集資”作了定義:非法集資是指法人、其他組織或個人,未經(jīng)有權機關批準,向社會募集資金的行為。
對非法集資行為的處理,在法律適用上首先應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如何確認全民與企業(yè)這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的規(guī)定,但在對出借者的賠償上存在爭議,大體有三種意見:一是集資者退還出借者本金,不予支付利息。二是除返還本金外,按雙方約定的利率付息,只要利率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的四倍。三是返還本金錢財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人利息。
一、助學貸款糾紛怎么處理
1、人民法院審查借貸糾紛案件的起訴時,要求原告提供書面借據(jù);無書面借據(jù)或無法提供的,應提供必要的事實根據(jù)或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來支持自己的主張。
2、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數(shù))。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護。借貸雙方對約定的利率發(fā)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上述規(guī)定計息。
3、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fā)現(xiàn)借款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還本金。
4、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fā)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5、公民之間的定期無息借貸,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無息貸款經(jīng)催告不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的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
6、出借人明知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對雙方的違法借貸行為,可按照有關法律予以制裁。
7、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lián)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對的履行確有保證意思的,應認定為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8、行為人以借款人的名義出具的借據(jù)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認,行為人又不能證明的,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9、合伙經(jīng)營期間,個人以合伙組織的名義借款,用于合伙經(jīng)營的,由合伙人共同償還;借款人不能證明借款用于合伙經(jīng)營的,由借款人償還。
10、對債務人有可能轉移、變賣、隱匿與案件有關的財產(chǎn)的,法院可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責令提供擔保等財產(chǎn)保全措施。被保全的財產(chǎn)為生產(chǎn)資料的,應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財產(chǎn)保全根據(jù)被保全財產(chǎn)的性質采用妥善的方式,盡可能減少對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避免造成財產(chǎn)損失。
二、借貸合同逾期還款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借款合同中,逾期還款違約金最高為同期銀行掛牌利率的四倍。民間借貸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三種:繼續(xù)履行、賠償損失、支付逾期利息等。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沒有按期還款,對逾期還款的利息與違約金可以并存。
法律依據(jù):《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
第六條,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jù)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shù))。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第七條,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fā)現(xiàn)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guī)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第八條,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fā)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借貸雙方對約定的利率發(fā)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本意見第6條規(guī)定計息。
當事人的違約行為有多種,最為接近的兩種違約行為是有償合同的逾期付款和借款合同的逾期還款,都屬于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履行交付貨幣的義務,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均為繼續(xù)履行、賠償損失或者支付違約金。所謂賠償損失是指當事人因延期履行而賠償所造成的損失,所謂支付違約金是指當事人因延期履行而支付約定的價款,前者的數(shù)額確定于違約行為之后,后者的數(shù)額確定于違約行為之前。
-
簡述代理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261人看過
-
行政征收的概念特征及與相關概念的區(qū)別
317人看過
-
非法經(jīng)營的概念及其相關法律法規(guī)
64人看過
-
行政執(zhí)法法律概念以及特征
465人看過
-
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特點以及法律后果
198人看過
-
結果加重犯的概念及特征
484人看過
證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實情況,依法被人民法院傳喚作證的人。證人對案件事實所作的陳述為證人證言。 證人證言作為一種證據(jù),必須是證人親眼看到或親耳聽到的,臆想推測的、道聽途說的、未來預見的等等,都不能作為證人的證言。... 更多>
-
關于組織非法集資的法律概念上海在線咨詢 2023-10-25非法集資是一種違法行為,因此,我國法律是堅決予以抑制的,而非法集資的組織者如果集資數(shù)額達到一定的數(shù)額,會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
-
抽逃出資的概念及特征陜西在線咨詢 2024-11-07在公司驗資注冊后,股東可能會采取欺詐性的手段,將所繳出資暗中撤回,但卻仍然保留股東身份和原有出資數(shù)額。這種行為被稱為抽逃出資。抽逃出資包括抽逃注冊資本和抽逃股東出資。抽逃注冊資本屬于違法犯罪行為,因為它不僅侵犯了公司的利益,還可能侵犯公司以外第三人的利益,例如公司的債權人。因此,法律對此行為持有極其嚴令的態(tài)度,對于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可能構成犯罪。
-
勞動法律關系的概念及其特征湖南在線咨詢 2022-03-06勞動法律關系是指勞動法律規(guī)范在調整勞動關系過程中所形成的雇員與雇主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雇員與雇主在實現(xiàn)現(xiàn)實的勞動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勞動法律關系的特征1.勞動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權利和義務勞動法律關系是以法律上的權利義務為紐帶而形成的社會關系,運用勞動法的各種調整方式將勞動關系轉化為勞動法律關系,是勞動法對勞動關系的第一次調整,雇員與雇主按照法律規(guī)范分別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一定的義務,從而
-
合同欺詐的概念及其法律后果香港在線咨詢 2024-11-12欺詐合同是指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欺詐合同的法律后果包括侵權民事責任、違法行政責任和犯罪刑事責任。欺詐行為導致被欺詐人人身和財產(chǎn)受到損害,因此應承擔侵權民事責任。欺詐行為還可能導致交易參與方缺乏安全感,市場缺乏穩(wěn)定的信用支持,從而受到罰款、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等行政責任。如果欺詐行為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則應承擔刑事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
-
非法集資罪集資詐騙概念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0-12-21依據(jù)《刑法》,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并達到法律規(guī)定的數(shù)額和情節(jié)的行為。 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單一犯罪客體(指侵犯金融管理秩序)不同,集資詐騙罪的犯罪客體屬于復雜客體,它既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又侵犯了公私財產(chǎn)的所有權。集資詐騙罪也是當前高發(fā)的一種非法集資類犯罪,是我們進行打擊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