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自首多久判無罪
肇事逃逸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會在法院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一般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的責任形式是什么
本罪的責任形式分為兩種情形:
1、一般的交通肇事罪為過失,既可能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可能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人也可能有意識地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說是“故意”的,但不一定成立《刑法》上的故意。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往往是輕信能夠避免結果發(fā)生,然后仍然是過失;
2、本罪既可能是危險駕駛罪的結果加重犯,也可能與危險駕駛罪構成想象競合。危險駕駛是故意犯罪,但危險駕駛行為過失成他人傷亡,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構成的,應以交通肇事罪論處。此時,行為人對基犯(危險駕駛罪)是故意,對加重結果為過失。當危險駕駛罪與交通肇事罪構成想象競合時,行為人雖然對危險駕駛罪是故意的,但對交通肇事罪仍然是過失。
三、交通肇事逃逸情節(jié)如何認定
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xiàn)場”,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xiàn)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y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2、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四、肇事逃逸能否判處緩刑
駕駛行為人在撞死他人后有逃逸行為,但對受害人作出了賠償后,若符合緩刑條件則是可以被宣告緩刑的?!缎谭ā芬?guī)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節(jié)較輕;有悔罪表現(xiàn);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影響的,可以宣告緩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
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jié)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xiàn);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qū)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qū)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zhí)行。
五、肇事逃逸致死賠償多少錢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扶養(yǎng)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yǎng)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yǎng)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yǎng)人還有其他扶養(yǎng)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yǎng)人有數(shù)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3、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具體數(shù)額根據死者的戶口(注意雖然死者是農村戶口,但是長期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的,也可以按照居民標準計算相關費用),當?shù)亟y(tǒng)計數(shù)據,被撫養(yǎng)人的人數(shù)、年齡,當?shù)厣钏降染C合計算。
-
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嗎?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53人看過
-
開車撞死人肇事逃逸多久自首不算逃逸?
125人看過
-
司機肇事逃逸算肇事逃逸還是逃逸自首
440人看過
-
車禍逃逸后自首,人重傷怎么判,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嗎
102人看過
-
逃逸肇事無罪判決
185人看過
-
肇事逃逸的定義自首
98人看過
-
自首的話多久算是肇事逃逸臺灣在線咨詢 2021-12-04仍然屬于逃逸,但自首可以減輕處罰。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承擔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承擔事故同等責任的。(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的,承擔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力賠償金額在30萬元以上的。
-
自首肇事逃逸逃逸構成什么罪湖南在線咨詢 2022-06-07肇事逃逸又自首屬于逃逸。肇事逃逸是指肇事者違反道路交通相關強制性規(guī)定,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責任而駕駛涉事機動車或者遺棄涉事機動車逃離現(xiàn)場的行為。與自不自首無關。
-
自首交通肇事逃逸判刑廣東在線咨詢 2022-04-24交通肇事罪系過失犯罪,刑法從犯罪的主觀惡性和客觀行為的角度規(guī)定了三檔法定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guī)定:“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國《刑法》第67條第1款規(guī)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
-
肇事逃逸,自首。如何判定?北京在線咨詢 2021-11-27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自首情節(jié),是指構成交通肇事罪后,在公安機關未逮捕(查獲)之前,自愿向公安機關投案并說明事實的行為,稱為自首情節(jié)。這種情節(jié)一般發(fā)生在肇事逃逸案件和危險駕駛肇事逃逸案件中。構成交通肇事罪或危險駕駛危害共公安全罪后,如有自首情節(jié),可按規(guī)定量刑,可減輕處罰。
-
肇事逃逸后如何自首,逃逸逃逸的自首原則青海在線咨詢 2022-08-29在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時候,肇事的車主一時過于害怕,就逃離了現(xiàn)場。后來經不住個人良心的譴責,也害怕逃亡生活,就積極的去公安機關自首了。那么這類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情況如何處罰 《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中規(guī)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但應依法以較重法定刑為基準,視情決定對其是否從寬處罰以及從寬處罰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護現(xiàn)場、搶救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