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原告向一審法院提出撤訴申請應如何處理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2-07-23 18:28:08
293 人看過
注意復議前置的情況。對某些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法律規(guī)定必須要先向作出該行為的機關的上級機關提出復議請求,不服復議決定的,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有些行政行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具體可參看有關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您好,一審已經提出撤訴,管轄權異議上訴暫停,撤訴申請經法院審理同意的情況下案件終結。
相關法律知識:
注意訴訟時效。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了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訴的時效方面的規(guī)定主要有以下四項:
1、向復議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2、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是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訴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lián)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擴展閱讀
-
第二審法院應如何處理原告和被告都提出上訴的同一案件
84人看過
-
申訴應當向原審法院提出還是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級法院還會受理申訴案件嗎
234人看過
-
法院如何處理原告的撤訴申請
295人看過
-
一審原告在再審審理程序中申請撤回起訴怎樣處理2023
456人看過
-
如何向適當?shù)姆ㄔ禾岢雒袷掳讣粚徟袥Q的再審申請?
100人看過
-
向哪個法院提出二審再審申請?
118人看過
律師服務
熱門律師推薦
更多法律綜合知識相關文章
#法律綜合知識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法律綜合知識
詞條
#法律綜合知識
最新文章
#法律綜合知識
相關咨詢
-
向原審法院提出再審申請后該怎么處理河南在線咨詢 2022-07-20《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shù)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zhí)行。 第二百零五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guī)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
調解書再審的案件原審原告提出調解書撤訴法院應如何處理北京在線咨詢 2022-10-05調解書再審的案件,原審原告提出撤回起訴,法院應當先征求對方當事人的意見。如果對方當事人同意,法院就可以承擔準予撤回一審起訴?!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一十條一審原告在再審審理程序中申請撤回起訴,經其他當事人同意,且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裁定準許撤訴的,應當一并撤銷原判決。一審原告在再審審理程序中撤回起訴后重復起訴的,人
-
原告在開庭審理中申請撤訴,應如何處理?河北在線咨詢 2022-10-20原告在開庭審理中申請撤訴,應如何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明確: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起,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后,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在準許原告
-
一審原告申請再審是否可以申請撤回原審起訴山東在線咨詢 2022-09-14一審原告在再審程序中可以向再審提出撤回起訴的申請。但是該項請求能否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取決于下列條件是否都能得到滿足: (1)本案中其他當事人是否同意申請人的撤訴申請; (2)申請人的撤訴申請不會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權益; (3)人民法院經審查亦準許申請人的撤訴申請的。撤回起訴是指在再審中,原告對起訴權進行處分,撤回起訴,人民法院不再對案件行使管轄權。既然法院不再對案件行使管轄權,
-
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應向哪一級法院提交?申請再審的法院有效?陜西在線咨詢 2022-03-03再審申請書只能向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及對其負有審判監(jiān)督職能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對于當事人一方人數(shù)眾多或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對于案外人申請再審,根據《民事訴訟法審判監(jiān)督程序解釋》第五條的規(guī)定,應當向做出原判決、裁定、調解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