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危害結果發(fā)生,這是判定能否構成過失犯罪的重要依據,依據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如果過失行為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就不會構成過失犯罪。過失犯罪和故意犯罪同屬于刑事犯罪的范疇,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一、過失犯罪解讀
過失犯罪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兩種。
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這結果,構成的犯罪。它具有兩個特征:
1、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fā)生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
2、行為人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
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危害結果的過失犯罪。簡而言之,就是在過于自信的心理態(tài)度下發(fā)生的犯罪。確定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的關鍵,是理解過于自信的內容。過于自信就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tài)度。
-
過失犯罪不是都要有危害結果的嗎
215人看過
-
過失犯罪必須出現(xiàn)法定的危害結果
196人看過
-
犯罪預備有危害結果嗎?
286人看過
-
危害結果和過失犯罪可以同時適用嗎?
266人看過
-
過失犯罪必須要有犯罪結果嗎
488人看過
-
實害結果犯危險結果犯有什么區(qū)別
372人看過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勞動群眾集體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 更多>
-
沒有危害結果過失犯罪規(guī)定是什么湖北在線咨詢 2022-06-18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guī)定的才負刑事責任。通常情況下,如果是一般的過失犯罪,都要看危害結果,如果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話是不會進行處罰的,過失犯罪只有刑法中的規(guī)定,才會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
是不是過失犯罪都要有危害結果?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6-09過失犯罪是一定要有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如果過失行為沒有造成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就不會構成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
什么叫危害結果?危害結果是犯罪構成的必要條件嗎?江西在線咨詢 2021-12-21危害結果是某些犯罪的必要組成部分,如結果犯罪、過失犯罪、行為犯罪等。犯罪的四個要素是:對象要素,即刑法保護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主要要素、主觀要素和客觀要素。
-
危害結果發(fā)生不構成犯罪中止了么湖南在線咨詢 2022-06-27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
-
為什么危害結果是過失犯罪和間接故意犯罪成立的標志?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10-07過失犯罪和間接故意犯罪的主觀心態(tài)都是不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危害結果并未發(fā)生,事實上就只有一種心態(tài)而已。而法律本身懲罰的是行為,而不是心態(tài)。所以一定要有危害結果發(fā)生,才能符合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犯罪構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