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釁滋事會被判刑。尋釁滋事罪一般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另一方出具諒解書,可作為減輕情節(jié)的酌情考慮,具體判斷多久,還需要了解是初犯還是累犯,是否自首等相關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guī)定,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毆打、騷擾他人、任意破壞、占用公私財產、在公共場所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
如何認定尋釁滋事案件的尋釁滋事罪
涉嫌尋釁滋事罪的,最低可以判處管制,最高可以判處十年有期徒刑?!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2、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3、強迫他人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產,情節(jié)嚴重的;
4、在公共場所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
行賄罪涉及哪些具體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
453人看過
-
哪些違反選舉法的行為需要受到法律制裁?
494人看過
-
哪些侵犯著作權的行為會受到刑法制裁?
73人看過
-
挑戰(zhàn)社會公德的行為所面臨的法律制裁
448人看過
-
無證駕駛行為將受到法律制裁
174人看過
-
持刀犯罪行為將受到法律制裁
111人看過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 更多>
-
打斗和斗毆行為若被認定為犯罪,會受到哪些法律制裁?安徽在線咨詢 2024-11-18如果打架斗毆的情節(jié)輕微,沒有嚴重后果,則依據《治安處罰法》予以治安處罰;如果情節(jié)嚴重,造成嚴重后果,則依據《刑法》規(guī)定,以聚眾斗毆罪處罰。根據情節(jié)輕重,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要判刑的。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
-
刀具傷人行為將受到法律制裁青海在線咨詢 2024-12-04在刑事犯罪中,持刀行兇若構成故意傷害罪,則其所涉及的傷害級別需經過權威醫(yī)療機構鑒定確認而有所不同,包括輕傷、重傷以及對生命安全構成直接威脅的傷害致死三個層次。對于程度較輕的輕微傷以及一般的毆打行為,雖不構成犯罪,但也需要接受相應的行政制裁,即治安處罰,同時還必須向受害者支付賠償金以彌補其經濟損失。具體來說,實施持刀故意傷人導致他人輕微傷的行為,將面臨行政拘留15天以下及罰款的處罰,并且還需承擔相應
-
惡意退款行為將受到法律制裁廣東在線咨詢 2025-02-09目前尚未有法律對惡意退款行為做出明確規(guī)定。如果遭受惡意退款,您可以向相關平臺進行投訴處理。惡意退款行為可能涉及詐騙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若
-
違背婚姻道德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嗎湖南在線咨詢 2024-12-06出軌行為通常不會產生刑事責任和刑罰。盡管這種行為在道德層面上被視為不道德,但并不構成違法行為,也無需承擔嚴重的刑事后果,因此不會被監(jiān)禁。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出軌行為涉及重婚行為,且情節(jié)較為嚴重,則這種行為可能構成重婚罪。重婚罪是指在前一段婚姻尚未依法解除的情況下,當事人再次與他人進行婚姻登記的行為,或者是在前一段婚姻尚未解除的情況下,當事人與他人以合法夫妻的名義長期同居、共同生活的行為。
-
恐嚇他人在法律上會受到哪些制裁海南在線咨詢 2022-04-29參考法律: 我國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fā)送淫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