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行為人有獵殺野生動物的行為,構成犯罪的,適用的量刑處罰規(guī)定為:構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則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養(yǎng)殖豬鼻龜是否需要防疫
中國養(yǎng)豬鼻龜犯法,但是否構成犯罪,需根據具體情況分析認定,如果養(yǎng)殖的豬鼻龜是買來的,就構成了犯罪。我國法律規(guī)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買賣象牙的量刑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
買賣象牙的量刑標準是: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穿山甲被抓要判多少年
吃穿山甲涉嫌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量刑規(guī)定是,一般犯罪情節(jié),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獵殺野生動物罪的判定依據是什么?
118人看過
-
野生動物非法獵殺罪的判決規(guī)定是什么?
191人看過
-
野生動物堆滿出租屋,捕殺野生動物怎么量刑
183人看過
-
非法獵殺珍貴野生動物將面臨哪些刑罰?
65人看過
-
獵殺野生動物應該怎樣量刑標準是一樣的嗎?
399人看過
-
非法捕獵野生動物品種是國家保護動物怎么判刑
144人看過
有期徒刑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刑罰的一種,指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人的自由,實行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國適用面最廣的刑罰方法。 對于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減刑數額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減刑七年六個月。... 更多>
-
獵殺野生動物量刑的依據?臺灣在線咨詢 2022-07-31我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獵殺野生動物時構成什么罪?香港在線咨詢 2023-09-30屬于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本罪是指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guī),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管理制度。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主體為一般主體,即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
獵野鹿判多少年的啊,長期獵殺和販賣野生動物咋辦山西在線咨詢 2024-09-01看你打的是什么種類的了如果是梅花鹿、海南坡鹿、白唇鹿、麋鹿國家一級的保護動物就有可能會判刑,當然是被發(fā)現被舉報后。 第三百四十一條規(guī)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獵殺野生動物罪一般會判幾年?判幾個月?上海在線咨詢 2022-07-28根據瀕危動物保護法規(guī)定獵殺幼年大熊貓?zhí)幰晕迥暧衅谕叫碳右允f元罰款。獵殺成年大熊貓?zhí)幰允昙右远f元罰款。行為輕微者(即傷害大熊貓)處以兩年加以五萬罰款,行為嚴重者處以三十年加以五十萬罰款,極其嚴重者處以無期徒刑并沒收其全部財產。不思悔改,行為極其嚴重,不聽警告者~死刑
-
槍殺野生動物罪判什么刑新疆在線咨詢 2023-04-28槍殺野生動物構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此罪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等等。 【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