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到法院旁聽別人的案件嗎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2-17 18:32:34
152 人看過
去法院旁聽開庭有限制的。去法院旁聽開庭有限制。
一、夫妻訴訟離婚家人也要陪著去嗎
法院夫妻訴訟家人不一定要同去,但如果對方申請不公開審理,家人不能旁聽。
如果夫妻雙方想要離婚進行訴訟離婚的時候開庭是不需要有人陪同的,只需要夫妻雙方到場就可以了,讓家人陪同的話,家人也是可以一起來的。
二、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
公開審理,意味著法院的訴訟活動要公開,允許公眾進入法庭旁聽。也就是說,即使與案件沒有關系的人,也可以進入到法庭內旁聽案件的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除了審判員、當事人、當事人的代理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其他人不能進入法庭旁聽。
三、逮捕后多久能見家屬
逮捕后只有開庭的時候才可以見到家屬。批捕后親屬不可以見犯罪嫌疑人。無論是刑事拘留還是已經轉為逮捕,家屬都是不可以見到的。一般法院公開開庭家屬可以旁聽、見到嫌疑人,但不可以和對方講話;再就是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被告人到監(jiān)獄服刑后,這種屬于正常的家屬探視。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擴展閱讀
-
能夠在法院旁聽旁聽案件嗎
186人看過
-
法律援助案件旁聽可以嗎
165人看過
-
哪些人不可以旁聽案件
463人看過
-
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354人看過
-
法院審理案件需要多久,公民可以旁聽嗎?
253人看過
-
有服刑記錄的人可以去法院旁聽嗎
292人看過
律師服務
熱門律師推薦
更多訴訟離婚相關文章
#離婚
北京
律師推薦
#離婚
知識導航
展開
#訴訟離婚
詞條
訴訟離婚的流程如下: 1、撰寫起訴狀,起訴狀中寫明夫妻雙方的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寫明訴訟請求為請求法院判決離婚,如果有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情形,如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員等情況的,則可以提出離婚損害賠償的訴訟請求,并附上證明夫妻... 更多>
#訴訟離婚
最新文章
#訴訟離婚
相關咨詢
-
公民可以旁聽哪些案件的案件,其旁聽人需要持旁聽證,由誰制發(fā)案件貴州在線咨詢 2022-03-2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zhí)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guī)定 十、依法公開審理案件,公民可以旁聽,但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未經人民法院批準的未成年人除外。 根據法庭場所和參加旁聽人數等情況,旁聽人需要持旁聽證進入法庭的,旁聽證由人民法院制發(fā)。 不公開審理案件如下, (一)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二)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三)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經人民法院決定不公開審理的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
-
哪些人可以旁聽普通人旁聽法院判決的事安徽在線咨詢 2023-03-14普通人可以旁聽。法庭旁聽需要的條件: 1、公民要求旁聽的案件應為依法應公開審理的案件。 2、公民要求旁聽公開審理案件,應向法院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法院根據法庭場所和要求旁聽的人員情況決定發(fā)放旁聽證的數量;公民持有旁聽證方能進入法院旁聽案件的審判。公開審理的案件,外國公民要求旁聽的,依照有關外事管理規(guī)定辦理。 3、下列公民不得要求旁聽公開審判: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經法院批準的除外)、精神病人和醉酒的
-
未成年強奸案件家屬怎樣可以旁聽,屬于隱私案件可以旁聽嗎云南在線咨詢 2024-08-2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二條,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審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適用相關規(guī)定。而上面所指的“相關規(guī)定”的規(guī)定內容與本條的規(guī)定基本一致,也就是說在不公開審理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除了法定代理人之外,其他近親屬都不可以參加旁聽。那么對于未成年人來說,父母是其當然的法定代理人
-
自訴案件可不可以旁聽重慶在線咨詢 2021-09-28可以的,如果是公開審理的自述案件,同時旁聽人員符合相關規(guī)定及遵守相關規(guī)定的,可以進行旁聽。但是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所以家屬與案件無關的,不能旁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yè)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
16歲可以去法院旁聽嗎澳門在線咨詢 2024-03-2416歲可以去法院旁聽。因未成年人案件,不公開審理,因此由父母或犯人的監(jiān)護人可以參加庭審,包括旁聽,做為辯護人。由監(jiān)護人辦理取保手續(xù)。庭審聽審制度是通過邀請一定數量的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庭審聽審團,旁聽案件開庭,庭后對法院的庭審工作以及案件處理情況集體評議,從庭審程序、職業(yè)技能、司法素養(yǎng)、調解技巧等方面進行評價和提出意見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