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司請求該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在受讓方明知出讓方未足額出資或抽逃出資的情況下,股權轉讓協(xié)議是有效合同,應當由受讓方對公司和公司債權人承擔責任。由于股權出讓方在不足額出資或抽逃出資情況下,仍然具有股東資格,有權轉讓自己的股權,股權轉讓合同并不因此而無效。但如果股權受讓人對出讓人不足額出資、抽逃出資不是明知或應知的,受讓人可以以欺詐為由主張撤銷該合同。如果受讓人考慮到公司經營前景較好,不愿撤銷股權轉讓協(xié)議,法院應當確認轉讓合同的效力。而如果受讓人明知或應知出資瑕疵的仍接受轉讓的,股權轉讓合同則確定有效。
一、抽逃出資的民事責任是什么?
1、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承擔的民事責任。
股東出資是公司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抽逃出資行為侵犯了公司財產權,公司依法享有返還財產請求權,抽逃出資的股東應當向公司承擔返還所抽逃出資,并支付按其抽逃出資的數(shù)額和時間計付利息的侵權責任。如果抽逃出資的行為直接造成了公司其他損失,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2、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已足額履行出資義務股東的違約責任。
有學者認為,抽逃出資行為侵犯的是公司財產權,已足額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有權請求抽逃出資者向公司返還出資及其利息。公司設立協(xié)議或公司章程是發(fā)起人或股東之間的合同,發(fā)起人、股東具有按時足額向公司繳納出資的合同義務,抽逃出資影響了合同的適當履行,違反了合同義務,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依法享有請求違約行為人向公司返還出資及其利息的合同權利。
3、抽逃出資的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民事責任。
抽逃出資行為非法減少了公司資產,削弱了公司的償債能力,如果公司債權人的債權因此不能實現(xiàn),抽逃出資的股東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
抽逃出資后股權轉讓的責任誰承擔?
431人看過
-
受讓人明知原股東抽逃出資還轉讓股權承擔責任嗎?
163人看過
-
股權轉讓-抽逃注冊資金責任承擔
256人看過
-
股東抽逃出資,對未抽逃出資的股東應承擔什么責任
409人看過
-
抽逃出資后轉讓股權,受讓股東是否應當擔責
113人看過
-
抽逃出資的責任應由股東承擔
304人看過
債權人是債的主體之一,債的主體包括雙方當事人,即債權人和債務人。債權人是指有權請求對方當事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人。在債的關系中,債權人和債務人都必須是特定的。債權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股東抽逃出資,那抽逃出資的是否承擔侵權責任呢?海南在線咨詢 2022-07-24需要承擔責任、《征求意見稿》第十一條和十二條規(guī)定了為抽逃出資提供幫助或者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的股東、董事、經理與抽逃出資股東共同承擔的兩種連帶責任:一是對公司承擔的返還所抽逃出資及其利息的責任;二是在公司不能清償?shù)那闆r下,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的在抽逃出資的數(shù)額及利息范圍內的賠償責任。筆者認為,股東、董事、經理的相關行為侵犯了公司財產權,違反了不得侵害他人財產的法律義務,應當就因此引起的所有損害與抽逃出資股
-
抽逃出資后股權轉讓后的責任澳門在線咨詢 2022-05-28股東抽逃出資是指在公司成立或驗資之后,將繳納的出資抽回的行為,這樣一來,相當于沒有出資,在性質上屬于欺詐。股東抽逃出資的行為侵犯了公司的財產所有權。 抽逃出資的股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jù)《公司法》規(guī)定:公司的發(fā)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股東抽逃出資的,公司或者其他股東可以請求其向公司返還出資本息,協(xié)助抽
-
原股東股東抽資出逃公司要承擔哪些責任新疆在線咨詢 2022-11-15股東抽資出逃要承擔的責任有: 1、抽逃出資股東對公司負有返還出資本息的責任。抽逃出資的股東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返還財產等民事責任。 2、抽逃出資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補充清償責任。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賠償責任。 抽逃出資行為違犯了公司法要求的資本維持的基本原則,損害了公司的經營能力和信用基礎。
-
股東抽逃出資刑事責任需要承擔嗎遼寧在線咨詢 2023-02-06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一家公司能夠正常合理的運行與公司的股東的出資以及遵守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和公司制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一旦股東有抽逃出資行為出現(xiàn)的,需要承擔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
股東名為股權轉讓實為抽逃出資,抽逃出資有什么后果浙江在線咨詢 2022-07-26現(xiàn)有的法律法規(guī)對如何認定“抽逃出資”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一般分析如下: (1)行為主體:該行為的主體是公司出資者,即股東 (2)主觀方面:是看公司股東有無“抽逃出資”的故意,如果沒有正常的業(yè)務往來、借貸關系或其他依據(jù),不支付任何代價而長期占用股東出資不還的話,就可能涉嫌抽逃出資 (3)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公司的管理制度,根據(jù)《公司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4)客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