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訂出版合同應注意事項包括什么?
1.合同年限。若簽十年的,那么十年之內就沒法再在其他出版社出版了。建議簽三年,最多不超過五年。
2.稿費約定。可以一次性買斷,也可以拿版稅提成。建議拿版稅提成,特別是當對自己的作品銷量很有信心時,版稅會讓掙得更多。
3.稿費支付。這個一定要明確。作者若不提出來,有些出版社會默認為實際銷量給結算稿費,這個就沒譜了。通常都是出版社告訴銷了多少就是多少,很難去出版社查證實際銷量。最好的辦法就是約定圖書出版后一個月內,一次性結清首印數(shù)稿費。
4.印刷數(shù)量。這個一定要約定,現(xiàn)在的行情,稍微好點的書稿,印5000本還是能夠消化完的。名人與名企通常都是至少10萬起印。
5.參與人員。
一般來說,無論是寫小說,還是其他種類的圖書,在出版之前,享有著作權的人和出版社之間都會有簽訂出版合同這樣一種程序,這是著作權人授予出版社享有關于自己的作品的出版權的一種行為,所以著作權人在簽訂合同時尤其要注意相應的合同條款。
二、出版合同糾紛怎么解決?
出版合同是知識產(chǎn)權合同的一個小類,這類合同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行業(yè)性,所以說只要雙方簽定了正規(guī)的出版合同,合同條款還應該是比較明確的。如果雙方對履行出版合同產(chǎn)生了糾紛,要看具體糾紛的情形,來選擇處理方式。通常的處理方式有:
(1)雙方協(xié)商。通過對法律和合同的解釋,來達到互諒互讓,達成和解。
(2)通過行業(yè)協(xié)會的調解職能,申請第三方調解。
(3)向人民法院起訴(或有仲裁條款時申請仲裁),在仲裁和訴訟過程中,雙方也可以就爭議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機構或法院會做出裁判。
日常生活中,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因合同中的相關事項產(chǎn)生糾紛的案件并不少見,在我國的出版合同中,出版方與作者之間,也是難免的會產(chǎn)生一些矛盾和糾紛的,雙方如果就合同中的一些條款無法達成一致的,可以訴訟處理。
-
合同簽字應注意哪些事項,合同簽訂前的注意事項?
174人看過
-
出版社與作者簽訂獨家合同應注意什么?
161人看過
-
簽訂合同包括的條款,簽訂合同內容有哪些注意事項
457人看過
-
簽訂離婚協(xié)議書包括什么注意事項
267人看過
-
裝修半包合同包括哪些內容,簽訂時有什么注意事項
132人看過
-
勞動合同單位和勞動者簽訂的注意事項包括什么?
255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購房合同是做什么的,簽訂時包括什么注意事項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9-04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甲方土地使用依據(jù)及商品房狀況,包括位置、面積、現(xiàn)房、期房等; 2、房價,包括稅費、面積差異的處理、價格與費用調整的特殊約定等; 3、付款約定,包括優(yōu)惠條件、付款時間、付款額、違約責任等; 4、交付約定,包括期限、逾期違約責任、設計變更的約定、房屋交接與違約方責任等; 5、質量標準,包括裝飾、設備的標準、承諾及違約責任和基礎設施、公共配套建筑正常運轉的承諾、質量爭議的
-
簽訂離婚協(xié)議書包括什么注意事項西藏在線咨詢 2022-06-06簽訂離婚協(xié)議書的注意事項: 1、必須雙方自愿; 2、應由雙方親自簽署; 3、協(xié)議內容不能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 4、不得損害他人的利益包括子女的利益; 5、不得有其他違反公序良俗的條款; 6、處理好子女撫養(yǎng)以及財產(chǎn)問題。
-
想知道版權轉讓合同簽訂時應注意什么事項有什么。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7-26轉讓價金。轉讓價金是轉讓人因轉讓權利而應獲得的報酬,也是受讓人應承擔的主要義務。當事人之間約定轉讓價金,可考慮轉讓權利種類的多少、使用的地域范圍和期間、作品的質量、作品在社會上影響的程度等因素確定。
-
簽訂代理合同有什么注意事項,簽訂代理合同的注意事項是什么澳門在線咨詢 2022-10-13在運營過程中,經(jīng)常會用合同來約束各方的行為,而簽訂合同是保障自己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所以,不管是什么合同,都要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尤其是涉及經(jīng)濟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那么簽訂代理合同有什么注意事項,簽訂代理合同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
承包合同法包括什么注意事項?湖北在線咨詢 2022-08-31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合同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1、平等原則:法律地位平等,權利和義務對等,合同的訂立需雙方同意。 2、自愿原則:當事人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不受他人干涉。 3、公平原則:雙方訂立合同時權利義務要公平。 4、誠信原則: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后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 5、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