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鎮(zhèn)長黃某負責某重點工程項目占地前期的拆遷和評估工作。黃某和村民李某勾結,由李某出面向某村租賃可能被占用的荒山20畝植樹,以騙取補償款。但村長不同意出租荒山。黃某打電話給村長施壓,并安排李某給村長送去1萬元現(xiàn)金后,村長才同意簽訂租賃合同。李某出資1萬元購買小樹苗5000棵,雇人種在荒山上。
副縣長趙某帶隊前來開展拆遷、評估工作的驗收。李某給趙某的父親(原縣民政局局長,已退休)送去1萬元現(xiàn)金,請其幫忙說話。趙某得知父親收錢后答應關照李某,令人將鄰近山坡的樹苗都算到李某名下。
后李某獲得補償款50萬元,分給黃某30萬元。黃某認為自己應分得40萬元,二人發(fā)生爭執(zhí),李某無奈又給黃某10萬元。
李某非常惱火,回家與妻子陳某訴說。陳某說:"這種人太貪心,咱可把錢偷回來。"李某深夜到黃家伺機作案,但未能發(fā)現(xiàn)機會,便將黃某的汽車玻璃(價值1萬元)砸壞。
黃某認定是李某作案,決意報復李某,深夜對其租賃的山坡放火(李某住在山坡上)。
樹苗剛起火時,被路過的村民邢某發(fā)現(xiàn)。邢某明知法律規(guī)定發(fā)現(xiàn)火情時,任何人都有報警的義務,但因與李某素有矛盾,便悄然離去。
大火燒毀山坡上的全部樹苗,燒傷了李某,并延燒至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勢驚醒逃至屋外,想起臥室有5000元現(xiàn)金,即返身取錢,被燒斷的房梁砸死。
問題:
1.對村長收受黃某、李某現(xiàn)金1萬元一節(jié),應如何定罪?為什么?
2.對趙某父親收受1萬元一節(jié),對趙某父親及趙某應如何定罪?為什么?
3.對黃某、李某取得補償款的行為,應如何定性?二人的犯罪數(shù)額應如何認定?
4.對陳某讓李某盜竊及汽車玻璃被砸壞一節(jié),對二人應如何定罪?為什么?
5.村民邢某是否構成不作為的放火罪?為什么?
6.如認定黃某放火與范某被砸死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可能有哪些理由?如否定黃某放火與范某被砸死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可能有哪些理由?(兩問均須作答)
參考答案:
1.村長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黃某、李某構成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出租荒山是村民自治組織事務,不是接受鄉(xiāng)鎮(zhèn)政府從事公共管理活動,村長此時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不構成受賄罪。
2.趙某父親與趙某構成受賄罪共犯。趙某父親不成立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因為只有在離退休人員利用過去的職務便利收受財物,且與國家工作人員沒有共犯關系的場合,才有構成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余地。
3.伙同他人貪污的,以共犯論。黃某、李某取得補償款的行為構成貪污罪,二人是貪污罪共犯。因為二人共同利用了黃某的職務便利騙取公共財物。二人要對共同貪污的犯罪數(shù)額負責,犯罪數(shù)額都是50萬元,而不能按照各自最終分得的贓物確定犯罪數(shù)額。
4.陳某構成盜竊罪的教唆犯,屬于教唆未遂。李某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李某雖然接受盜竊教唆,但并未按照陳某的教唆造成危害后果,對汽車玻璃被砸壞這一結果,屬于超過共同故意之外的行為,由李某自己負責。
5.邢某不構成不作為的放火罪。雖然法律明文規(guī)定發(fā)現(xiàn)火情時,任何人都有報警的義務,但是,報警義務不等于救助義務,同時,僅在行為人創(chuàng)設了危險或者具有保護、救助法益的義務時,其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義務,才能構成刑法上的不作為的義務來源。本案中火情是黃某造成的,邢某僅是偶然路過,其并未創(chuàng)設火災的危險,因此邢某并無刑法上的作為義務,不構成不作為的放火罪。
6.黃某放火與范某死亡之間,介入了被害人范某的行為。
肯定因果關系的大致理由:
(1)根據(jù)條件說,可以認為放火行為和死亡之間具有"無A就無B"的條件關系;
(2)被害人在當時情況下,來不及精確判斷返回住宅取財?shù)奈kU性;
(3)被害人在當時情況下,返回住宅取財符合常理。
否定因果關系的大致理由:(1)根據(jù)相當因果關系說,放火和被害人死亡之間不具有相當性;(2)被告人實施的放火行為并未燒死范某,范某為搶救數(shù)額有限的財物返回高度危險的場所,違反常理;(3)被害人是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對自己行為的后果非常清楚,因此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4)被害人試圖保護的法益價值有限。只有甲對乙的住宅放火,如乙為了搶救嬰兒而進入住宅內(nèi)被燒死的,才能肯定放火行為和死亡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
司考商法真題:主觀題
472人看過
-
2014年司法考試真題解析——刑事訴訟法
358人看過
-
司法考試第四卷真題
409人看過
-
司考歷年真題解析:法律職業(yè)道德多選題
191人看過
-
國家司法考試真題【卷三】
381人看過
-
司考題庫之2009年法理學不定項選擇題真題
64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
遺棄罪司法考試真題是如何的?甘肅在線咨詢 2022-07-301.主體:對被遺棄者負有法定扶養(yǎng)義務的人。義務來源不限于親屬法的規(guī)定,還包括基于職業(yè)、業(yè)務所產(chǎn)生的義務、基于法律行為與先前行為產(chǎn)生的義務。例如,孤兒院、養(yǎng)老院、精神病院、醫(yī)院的管理人員等等。不僅包括不提供經(jīng)濟供給、不給予必要照料等不履行扶養(yǎng)義務的行為,而且包括對處于危險境地的人不予以救助(如不救助他人生命、身體)的行為(擴大解釋)。 2.對象: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 3.經(jīng)被害人有效承諾的遺棄行為
-
近年來有考查尋釁滋事罪的司法考試真題嗎?遼寧在線咨詢 2022-10-11關于假釋,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A.甲系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在假釋考驗期內(nèi)再犯新罪,也不構成累犯B.乙系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對乙不能假釋C.丙因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三年。緩刑考驗期滿后,發(fā)現(xiàn)丙在緩刑考驗期內(nèi)的第七個月犯有搶劫罪,應當判處有期徒刑八年,數(shù)罪并罰決定執(zhí)行九年。丙服刑六年時,因有悔罪表現(xiàn)而被裁定假釋D.丁犯搶劫罪被判有期徒刑九年,犯尋釁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數(shù)罪并
-
美國考試: 歷年真題的著作權規(guī)定是怎樣的內(nèi)蒙古在線咨詢 2023-09-10歷年真題有著作權。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筑作品;攝影作品;視聽作品;工程設計圖、產(chǎn)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計算機軟件;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依法享有著作權。而真題屬于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