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年滿十六周歲實施犯罪的,就應當承擔刑事責任。17歲的未成年人打架造成他人輕傷的,按照規(guī)定應當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當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具體量刑由人民法院根據(jù)犯罪事實和社會危害程度確定。
17歲打架未成年要拘留多少天
17周歲打架拘留的時間一般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zhí)行行政拘留處罰,處罰款。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zhí)行行政拘留處罰,處罰款。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不追究刑事責任,致人重傷的涉嫌故意傷害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jié)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guī)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
2021年關于17歲打架事件的處理指南
154人看過
-
2021年打架是否需要拘留?
310人看過
-
民法典未成年打架會拘留監(jiān)護人嗎,相關法律規(guī)定
487人看過
-
17歲的未成年打架者要拘留多久
421人看過
-
17周歲打架拘留多長時間
301人看過
-
確定打架者受到的拘留是刑事拘留還是行政拘留,需了解相關法律規(guī)定
70人看過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 更多>
-
在外地打架被拘留怎么辦,相關規(guī)定是什么,外地打架拘留一般多少天福建在線咨詢 2022-01-26在外地打架被拘留,就好好的接受教育,最多十幾天,期滿就出來了,家屬也不用太著急。相關規(guī)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
-
拉架被冤枉打架,被拘留怎么辦,法律的規(guī)定是什么天津在線咨詢 2023-09-15拉架被冤枉打架而被拘留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公民認為行政拘留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zhí)行行政拘留的申請。
-
夫妻打架拘留的標準是什么,有哪些相關規(guī)定云南在線咨詢 2023-12-15律師解答 夫妻打架拘留的標準包括: 1、造成輕微傷,予以行政拘留,一般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2、如果致人輕傷的,涉嫌故意傷害罪,予以刑事拘留,期限最長為十四天。
-
17歲打群架打死人規(guī)定是什么北京在線咨詢 2022-06-29故意殺人的根據(jù)《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處死刑,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
-
因打架致人輕傷,拘留的相關規(guī)定江蘇在線咨詢 2022-04-16構成輕傷的拘留條件:打架斗毆致人輕傷看重的是結果;輕傷自訴公訴皆可;量刑依據(jù)《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論。拘留根據(jù)刑期定,一般為3至37天。 同時,我國《刑訴法》第六十條規(guī)定:對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也就是說,你弟弟雖然致人輕傷,但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方法,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