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離婚損害賠償的條件
(1)被請求方必須具有法定的過錯行為,如重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2)請求方無法定過錯行為。
(3)因法定過錯行為給請求方造成了損害。一方出軌引起的離婚損害賠償主要表現(xiàn)為精神上的損害,賠償?shù)氖?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ookingeasy.cn/zhishi/shpeichang/sspczhishi_jsss/">精神損失。
(4)因法定過錯行為導致了離婚。
一、離婚損害賠償應具有以下構成要件
1、夫妻一方對離婚具有主觀上、行為上的過錯。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shù)闹饔^方面要件,即要求一方有過錯,而且該“過錯”必須是導致離婚的過錯。實施破壞婚姻家庭關系的違法行為必須是配偶一方有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
2、一方的行為具有違法性。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shù)目陀^行為要件,即過錯方的行為違反了《民法典》的規(guī)定或婚姻契約對婚姻義務的要求,如違反了夫妻的忠實義務,相互扶養(yǎng)義務等。
3、受害人無過錯。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shù)氖芎θ艘?,即請求損害賠償?shù)氖芎θ吮仨殯]有主觀過錯。
4、請求權人有損害事實。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shù)目陀^后果要件,即享有請求權的一方當事人必須具有損害事實,包括財產(chǎn)損害與精神損害。從《民法典》的規(guī)定來看,這個事實是以離婚這一結果來表現(xiàn)的。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是因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而導致離婚的,才能夠請求賠償。如果沒有出現(xiàn)離婚這一最終結果,即使這些違法行為已經(jīng)造成了實質(zhì)性的損害,也不能請求賠償。
5、過錯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這是離婚損害賠償?shù)囊蚬P系要件,即過錯一方的違法行為與無過錯一方的損害事實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離婚賠償必須是在配偶一方和第三者的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行為直接導致離婚這一最終后果,才能實施。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不存在賠償問題。所謂直接因果關系,是這些損害行為是導致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而不是離婚當事人所提出的離婚理由。比如受害人以感情不合為由提出離婚訴訟,在審理中若查明“感情不合”實際上是另一方當事人重婚、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等等因素所致,就應當適用離婚賠償。“在審判實踐中,并不是每個離婚當事人都知曉離婚賠償?shù)姆ǘㄊ掠傻模灰斒氯嗽谠V訟中提出了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法官就應予查明并做出相應裁判”。
6、符合法定的情形。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的導致離婚的四種情形即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無過錯方才可提起損害賠償。
二、離婚要求損害賠償有哪些條件
離婚要求損害賠償?shù)臈l件有:一方必須具有法定的嚴重過錯行為,這是構成離婚損害賠償?shù)谋匾疤帷乐剡^錯行為只限于以下四項:重婚;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即持續(xù)性、經(jīng)常性地對家庭成員實施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
渣男賠償精神損失的正確方式是什么?
257人看過
-
公開隱私如何賠償精神損失
101人看過
-
男人出軌,女人精神損失應該如何賠償?
372人看過
-
何時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如何確定
161人看過
-
精神損失賠償?shù)姆N類,精神損失賠償范圍有哪些
357人看過
-
如何賠償車禍傷殘精神損失費
294人看過
精神損失是指因為他人的錯誤行為或過失而遭受到精神上的傷害時,他有權要求對方承擔相應的精神損失賠償責任。這種賠償是針對精神上的痛苦、悲傷、焦慮、精神恐懼等非物質(zhì)性損失的一種補償。精神損失要求在法律上的確立是為了保護個人...... 更多>
-
什么是精神損失?精神損失如何賠償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10-30精神損失是指由于加害人的侵權行為給受害人造成精神痛苦或使其精神利益受到損害。精神損害既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還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受害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精神上的損害不僅僅來源于加害人對受害人人身權的侵害,也可以來源于對受害人財產(chǎn)的侵害。精神損害的賠償數(shù)額根據(jù)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jié);(三)侵權行為
-
如何確定精神賠償數(shù)額,賠償精神損失的方式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10-26一、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數(shù)額(一)限制原則。由于精神損害是一種無形損害,很難用物質(zhì)尺度來衡量,依據(jù)一般的侵權損害賠償原則難以正確處理,賠償數(shù)額的確定只能是一種補償性的,而不是等價性的,只能是適當補償受害人所受到的精神損害,通過對受害人的經(jīng)濟補償,使受害人感情上的痛苦得到減輕或消除,從而起到撫慰作用。(二)公平合理原則。這是處理民事案件普遍適用的原則。具體要求是一方面考慮金錢賠償?shù)拿袷轮撇米饔茫?/div>精神損失要如何索賠?北京在線咨詢 2023-03-131、對于精神受損害的受害人所支付的精神損失費一般應當在索賠其他侵權費用的時候一并索賠。比如侵權導致受害人身體受到損害的,那么受害人可以要求治療費、誤工費等費用,而在索要這些費用的時候,可以順便提出精神損害賠償。 2、法律依據(jù):《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合同詐騙精神損失如何賠償浙江在線咨詢 2021-12-26合同欺詐不賠償精神損失,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只賠償物質(zhì)損失。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解決被告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zhì)損失的訴訟活動。公訴案件受害人如何賠償精神損失四川在線咨詢 2022-05-01涉嫌嚴重的刑事犯罪,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受害人提出精神損害賠償?shù)?,法院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八條 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