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繼承權可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精神損害賠償金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
(一)、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1、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2、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3、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二)、非法使被監(jiān)護人脫離監(jiān)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jiān)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三)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1、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法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3、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四)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guī)定了,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適用精神損害賠償條款,應當以公民的人身權益遭受侵犯為前提條件,還應當嚴格依法認定侵權行為是否“致人精神損害”以及是否“造成嚴重后果”。一般情形下,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應當綜合考慮受害人人身自由、生命健康受到侵害的情況,精神受損情況,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家庭關系、社會評價受到影響的情況,并考量社會倫理道德、日常生活經(jīng)驗等因素,依法認定侵權行為是否致人精神損害以及是否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因侵權行為而死亡、殘疾(含精神殘疾)或者所受傷害經(jīng)有合法資質(zhì)的機構(gòu)鑒定為重傷或者診斷、鑒定為嚴重精神障礙的,應當認定侵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并且造成嚴重后果。
所以一般情況下被侵犯繼承權是不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shù)摹?/p>
二、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請求權可以繼承嗎
不可以繼承。
《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規(guī)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辈贿^,第十八條同時規(guī)定在兩種例外情形下可以讓與或者繼承:
一是賠償義務人已經(jīng)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
二是賠償權利人已經(jīng)向法院起訴。因為這兩種情形都表明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權已經(jīng)變成了具體的財產(chǎn)債權,可以讓與或者繼承。
三、精神損害賠償?shù)奶攸c
1、請求權的專屬性。所謂請求權的專屬性,指的就是精神損害賠償?shù)臋嗬荒苡墒芎θ藖硇惺?,一般不可以讓與或者繼承。由于精神損害賠償常依附于特定受害人的特定權利,只有在其特定的權利受到不法侵害并且達到一定的程度方可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而根據(jù)我國《2001年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中所規(guī)定的權利,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專屬性。在原權利具有專屬性的前提下救濟權利也有一定的專屬性。
2、精神損害賠償因素的多元性。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時,所考慮的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從賠償標準看,就有主觀標準和客觀標準。第二,從基本結(jié)構(gòu)上看,確定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秶€應根據(jù)人身權益、財產(chǎn)權與精神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來考慮。第三,從主觀要件上看,還應該根據(jù)加害行為與受害人主觀上的故意或是過失來判斷。第四,從侵權行為發(fā)生的本身看,侵害的地點、場合、時間、手段等均應作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shù)目剂恳蛩亍?/p>
3、賠償數(shù)額的不確定性。精神損害系自然人意識機能之反應,在內(nèi)容和范圍上具有主觀性,根據(jù)損害賠償?shù)娜吭瓌t,精神損害賠償亦有主觀性。正是這樣的主觀性,導致精神損害賠償?shù)臄?shù)額具有不確定性,即不能就同一損害事實直接規(guī)定損害賠償?shù)臄?shù)額,即使規(guī)定數(shù)額,也須有變動的可能。而且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為了彌補給受害人造成的精神痛苦,而用多少金錢替代補償,也無法確定。
-
是否能夠繼承精神損害賠償權
296人看過
-
離婚之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權可否讓與和繼承
259人看過
-
因侵權遭受精神損害,是否都能要求賠償?
52人看過
-
侵犯隱私權可以賠償精神損害么
256人看過
-
可以請求精神賠償?shù)那謾嘤心男?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161人看過
-
精神賠償金是否構(gòu)成精神損害犯罪,精神損害賠償金
410人看過
-
侵犯名譽權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侵犯名譽權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西藏在線咨詢 2022-03-06名譽侵權通常很難直接造成經(jīng)濟方面的損失,但會對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響。在人云亦云,網(wǎng)絡傳播速度極快的年代,誹謗造成的影響無法預計。 對于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采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懂牎?根據(jù)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
-
損害精神損害的侵權,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嗎江西在線咨詢 2022-04-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guī)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jù)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
侵權,被損害人能要求賠償精神損害嗎臺灣在線咨詢 2022-04-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guī)定,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jù)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
侵犯著作權賠償精神損害河南在線咨詢 2022-08-11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但未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情形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因侵權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外,可以根據(jù)受害人一方的請求判令其賠償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
侵犯權益受害人是否可以得到精神損害賠償安徽在線咨詢 2023-07-24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主張精神損害賠償金得不到刑事法庭的支持,犯罪做法導致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法花費,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導致被害人喪命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