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依法訊問時發(fā)現(xiàn)其不構成犯罪,必須立即釋放,并發(fā)給釋放證明;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依法訊問時發(fā)現(xiàn)其不構成犯罪,均須立即釋放,并發(fā)給釋放證明;
(3)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或者免予起訴的案件,經過審查認為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時,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并立即釋放在押的被告人;
(4)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被告人不構成犯罪,則作出*無罪判決,并在宣告判決后立即釋放在押的被告人。上述無罪釋放,與如下情況的釋放在法律性質上是不同的:
(1)人民法院根據(jù)免予刑事處分的判決,對在押被告人予以釋放;
(2)人民檢察院根據(jù)免予起訴的決定,對在押被告人予以釋放;
(3)司法機關根據(jù)情況將在押被告人改用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并對其予以釋放。需要明確的是,對于無罪釋放的情況,必須由司法機關根據(jù)實際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認定,一般還需要根據(jù)實際的犯罪事實情況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存在異議的,還可以向司法機關來申請重新認定,但最終結果都是基于犯罪事實而定的。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有哪些
刑事訴訟中的級別管轄,是指各級人民法院在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的權限上的分工。立法上劃分刑事訴訟級別管轄的主要依據(jù)是:犯罪的性質,即是普遍刑事案件還是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罪行的輕重和可能判處的刑罰;案件的涉及面和影響的大?。桓骷壢嗣穹ㄔ涸趯徟畜w系中的地位,工作負擔的平衡。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
(1)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除依法應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以外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都屬于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亦即普通刑事案件的第一審,原則上應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基層人民法院是人民法院組織體系中的基層組織,數(shù)量多,頒布廣,離犯罪地近,將絕大多數(shù)的普遍刑事案件劃歸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一方面有利于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jù),就地審判案件,及時、公正地處理案件;另一方面則便于訴訟參與人參與訴訟活動,便于群眾旁聽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法制宣傳。
(2)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定是刑事案件: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遍刑事案件;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這些案件一般都是性質嚴重、案情復雜、影響較大或者處罰較重的刑事案件,其審判必須嚴肅慎重。因此,將這些案件交給水平更高、經驗更豐富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可以更好地保證案件的審判質量。
(3)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由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高級人民法院是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體系中級別最高的一級,由于它負責對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和抗訴案件的審理,復核死刑案件和核準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的案件,以及對全省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進行監(jiān)督。因此,由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不宜太多,只能是全省性的重大案件。
(4)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的最高審判機關,它擔負著監(jiān)督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的重要職責,并對各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和抗訴案件進行審理和核準死刑案件。因此,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只能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以切實保證案件質量和審判的公正、合法,樹立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在級別管轄中,如果遇有被告人犯數(shù)罪,按數(shù)罪中各罪的性質、影響和可能判處的刑罰,分別屬于不同級別的人民法院管轄的情形時,由于要數(shù)罪并罰,應當一案審理,且案件的級別管轄應采取“就高不就低”的辦法,由相應的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除此之外,在對各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的范圍作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之后,《刑事訴訟法》第23條又對必要時的級別管轄作了變通規(guī)定: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也即移轉管轄。
-
我國哪些情形會被無罪釋放
147人看過
-
我國法定有幾種遺囑情形
174人看過
-
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的哪些情形可以不起訴
332人看過
-
無罪釋放是刑訴法有哪些規(guī)定
303人看過
-
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無罪釋放的條款里有哪些情況才可以實施
434人看過
-
關于刑事訴訟法緩刑釋放的規(guī)定?
355人看過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 更多>
-
有誰知道在我國刑事訴訟法逮捕情形有哪幾種?海南在線咨詢 2022-06-17《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規(guī)定:對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xiàn)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jù),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
-
刑事訴訟終止的幾種情形陜西在線咨詢 2023-06-12刑事訴訟終止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由于出現(xiàn)某種情況致使訴訟沒有必要或者不應繼續(xù)進行,從而結束訴訟的制度。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超過追訴時效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它法律
-
法律規(guī)定共同訴訟有幾種情形廣西在線咨詢 2023-06-161、營業(yè)執(zhí)照上的業(yè)主與實際經營人并非一個人的,此時需要二者作為共同訴訟人。 2、企業(yè)在分立之后,就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fā)生糾紛的,那么就以分立之后的企業(yè)法人作為共同訴訟人。 3、當被代理人與代理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時候,則可以作為共同訴訟人。
-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哪些情形可以做無罪辯護,哪些情形不能上海在線咨詢 2022-02-22根據(jù)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以下情形的,可以做無罪辯護:一、被告不具有主觀要件犯罪或由故意構成,或由過錯構成。以故意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主觀故意而不構成該故意犯罪。以過失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過失而不構成該過失罪。既無故意也無過失則不構成任何犯罪。二、被告不是犯罪主體犯罪還須同時滿足刑法規(guī)定的主體要件。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除
-
我國刑事訴訟法有沒有規(guī)定八十條監(jiān)禁的情形湖南在線咨詢 2022-05-08刑事訴訟法八十條涉嫌盜竊刑事拘留,已經涉嫌犯罪,應當按照盜竊數(shù)額定罪量刑。 刑事拘留最長期限,實際是指轉逮捕的最長期限,具體來講就是刑事拘留之后多久轉逮捕的期限,這個期限=呈請逮捕期限+審查逮捕期限7日。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一般是10日;在特殊情況下是14日;具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嫌疑的是37日。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條公安機關對于現(xiàn)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