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屬是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發(fā)言時應向審判長舉手示意,經(jīng)審判長同意后方可發(fā)言;如果是旁聽人員,則不可以在庭上發(fā)言。刑事案開庭過程中,經(jīng)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jù)和案件情況發(fā)表意見并且可以互相辯論?!?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ookingeasy.cn/cjh/16617917071053980771.html">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法庭辯論和最后陳述法庭審理過程中,對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證據(jù)都應當進行調查、辯論。經(jīng)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jù)和案件情況發(fā)表意見并且可以互相辯論。審判長在宣布辯論終結后,被告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第一百九十九條違反法庭秩序的處理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如果訴訟參與人或者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秩序,審判長應當警告制止。對不聽制止的,可以強行帶出法庭;情節(jié)嚴重的,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刑事案件中家屬能否看逮捕人員
逮捕后是不允許會見家屬的。如果家屬想見嫌疑人或者嫌疑人想見家屬,只能由律師進行會見,當事人可以聘請律師。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jīng)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逮捕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兩項條件,但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jiān)視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會的,即無逮捕必要,不應逮捕。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一)律師;(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親友。正在被執(zhí)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被開除公職和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zhí)業(yè)證書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jiān)護人、近親屬的除外?!缎淌略V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第一款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
刑事案件開庭會通知家屬到場嗎,刑事案件怎么開庭的?
225人看過
-
刑事案件開庭會通知家屬去嗎,會通知被告嗎
81人看過
-
家屬怎么知道刑事案件開庭
378人看過
-
刑事案開庭家屬能見到被告嗎2024
165人看過
-
刑事案件開庭辦案民警去嗎
466人看過
-
詐騙罪開庭家屬能去嗎?
454人看過
法庭秩序是指《人民法院法庭規(guī)則》所規(guī)定的,為保證法庭審理的正常進行,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應當遵守的紀律和規(guī)定。 對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更多>
-
法院開庭家屬可以發(fā)言嗎上海在線咨詢 2024-05-17法院開庭家屬不可以發(fā)言。只有當事人和代理人能發(fā)言,其他人不能,否則是擾亂法庭秩序。形象點說,就是坐到審判區(qū)的人可以發(fā)言,坐在旁聽席的人不可以發(fā)言。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對違反法庭紀律的人員應當予以警告;對不聽警告的,予以訓誡;對訓誡無效的,責令其退出法庭;對拒不退出法庭的,指令司法警察將其強行帶出法庭。
-
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一審開庭時能去多少家屬?天津在線咨詢 2022-10-081、刑事訴訟法第78條規(guī)定,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同刑事案件一并審判,只有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遲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后,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xù)審理附帶民事訴訟。2、刑事訴訟的犯罪嫌疑人在審判前一般是在押的,開庭時直接提審就是了。所..。
-
刑事案件家屬自己如何處理甘肅在線咨詢 2022-02-20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建議及時委托律師辯護,爭取減輕刑罰,如果涉案人員已經(jīng)被刑事拘留,那么家屬應盡快攜拘留通知書當面咨詢律師,由律師攜委托手續(xù)會見涉案人員,了解案情后到偵查機關、檢察機關等閱卷,掌握偵查機關所掌握的證據(jù)情況,了解檢察機關的起訴意見等信息。對于犯罪嫌疑人的刑罰,需要根據(jù)會見、閱卷、與辦案人員溝通后的結論來進行預估。在全面了解案情后,確定辯護方向,選擇進行無罪辯護或罪輕辯護從而讓犯
-
法庭上原告家屬能否發(fā)言?臺灣在線咨詢 2024-12-25在刑事案件中,一般原告(受害人)家屬在法庭上沒有說話的權利,因為受害人家屬不是法庭參與者。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182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jù)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
-
離婚開庭可以自己帶家屬嗎安徽在線咨詢 2022-06-05離婚案件開庭,當事人可以帶家屬,但如果對方申請不公開審理,則家屬就不能旁聽了。 我國允許家屬旁聽案件,但對于開庭時家屬能去多少人,就沒有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一般是不會限制家屬人數(shù)的。不過對于一些不能公開審理的案件,那就會不允許進行旁聽了。對于旁聽的人員來講,也是要遵守法庭紀律,否則也是有可能被趕出法庭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guī)則》規(guī)定,下列人員不得旁聽: (一)證人、鑒定人以及準備出庭提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