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偽造國家公文罪怎么處罰
蓄意篡改、編造虛假公函和證書,主導進行買賣交易,或是通過盜竊、搶劫、破壞等非法手段獲取、銷毀國家機關的文件、許可證、印章,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是被剝奪部分政治權力,外加罰金的嚴厲懲罰;對于犯罪情節(jié)較重者,則將判處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還須承擔附加刑——罰金。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第一、二款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二、偽造國家公文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jù)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關于偽造國家公文罪的立案標準主要如下:凡有實施偽造國家機關公文之違法行為者,經(jīng)認定后即可定性為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在此情況下,公安機關應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立案查處。對于那些偽造、篡改、販賣或者非法侵占、破壞國家機關公文以及證件、印章等重要文件資料的人員,將面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的嚴厲懲罰,同時還可能被判處數(shù)額不等的罰金刑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蓄意竄改、捏造不實公文以及證書等進行非法交易活動,或者對國家機關的各類文件、許可證明、公章實施盜取、搶占、損毀等行為者,將接受法律制裁,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處罰金,或者沒收其政治權利作為附加刑罰;倘若案情嚴重程度較高者,會被定罪為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并處罰金。
-
什么是偽造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罪,偽造公文印章罪最新
492人看過
-
我國如何處理涉及偽造國家公文罪的案件?
57人看過
-
中國刑法偽造國家公文罪如何立案
454人看過
-
偽造國家公文罪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235人看過
-
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可否判處有期徒刑
295人看過
-
偽造國家公文印章罪辯護詞是怎樣的
278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什么叫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福建在線咨詢 2021-10-09根據(jù)《刑法》第280條第l款的規(guī)定,偽造、改造或買賣國家機關的公文、證明書、印鑒的,必須立案。本罪是行為犯,行為者實施偽造、改造或買賣國家機關文件、證明書、印鑒行為,原則上構成犯罪,應立案追究。
-
偽造公文, 變造證件, 偽造印章罪怎么處罰新疆在線咨詢 2021-11-14根據(jù)《刑法》第280條第l款的規(guī)定,偽造、改造或買賣國家機關的公文、證明書、印鑒的,必須立案。本罪是行為犯,行為者實施偽造、改造或買賣國家機關文件、證明書、印鑒行為,原則上構成犯罪,應立案追究。
-
什么是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呢浙江在線咨詢 2021-12-21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的構成要件: 一、主體為一般主體; 主觀上必須是故意的; 3、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顒?; 4、客觀上偽造國家機關公文。
-
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既遂刑法的量刑標準是什么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名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3-01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最低的刑罰是管制或剝奪政治政治權利,以下是相關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
-
國家機關證件犯偽造罪怎么處罰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1-10-11根據(jù)《刑法》第280條第l款的規(guī)定,偽造、改造或買賣國家機關的公文、證明書、印鑒的,必須立案。本罪是行為犯,行為者實施偽造、改造或買賣國家機關文件、證明書、印鑒行為,原則上構成犯罪,應立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