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過失致人輕傷的,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故意傷害致人輕傷以故意傷害罪論處,要付刑事責任。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一、不予以追究刑事責任的情節(jié)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jīng)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什么樣的行為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呢?一般認為不構成輕傷的行為即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行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至于是否構成輕傷,就需要鑒定機構去鑒定。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追訴時效期限根據(jù)不同的犯罪、犯罪的輕重不同,有不同的規(guī)定,刑法第87條規(guī)定,犯罪經(jīng)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jīng)過五年;2、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jīng)過十年;3、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jīng)過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jīng)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這里說的法定最高刑不是犯罪嫌疑人最終被判的刑,例如,一個犯罪嫌疑人犯了故意殺人罪,綜合他的各種犯罪情節(jié),他可能會被判18年有期徒刑,但是故意殺人罪的法定最高刑是死刑,所以要經(jīng)過20年,也就是說犯罪嫌疑人在沒有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情況下,經(jīng)過20年后,就不再追究他的刑事責任了,但是如果案發(fā)后,有人報警,公安機關已經(jīng)立案偵查的,犯罪嫌疑人無論逃亡多少年都要被追究刑事責任。所以這里說的法定最高刑是犯罪嫌疑人所犯罪名的法定最高刑。
(三)經(jīng)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特赦令是國家在特殊情況下,由國家元首簽署的,予以免除罪犯的全部或部分刑罰。2015年8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特赦令,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對參加過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等四類服刑罪犯實行特赦。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包括:侮辱罪、誹謗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guī)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
無意識致人輕傷一級負法律責任嗎
323人看過
-
輕傷一級從犯負刑事責任拘留多久
63人看過
-
輕微肇事逃逸負刑事責任嗎
346人看過
-
輕傷一級是否必須負刑事責任,相關法律規(guī)定
64人看過
-
17歲把人打成輕微傷負刑事責任嗎
317人看過
-
論法定量刑情節(jié)
122人看過
婚姻自由是我國《民法典》的一項基本原則,包括結婚自由、離婚自由和不結婚的自由。 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構成了婚姻自由原則完整含義,結婚自由是實現(xiàn)婚姻自由的先決條件,離婚自由是結婚自由的重要補充,沒有離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
無論年齡大小都要負刑事責任嗎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3-09-021、刑事責任是實施犯罪行為的法律后果,不是被判處刑罰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人實施了犯罪行為都承擔刑事責任。 2、根據(jù)《刑法》第17條第1款、第2款的規(guī)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也就是說凡年滿16周歲的人,實施了刑法規(guī)定的任何一種犯罪行為,都應當負
-
犯罪負刑事責任嗎,可以減輕刑事責任的情形四川在線咨詢 2022-10-26一、醉酒犯罪負刑事責任嗎根據(jù)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能力程度的不同,可將刑事責任能力作不同的分類,對于能夠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應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反之為無刑事責任能力,介于二者之間的為限制刑事責任能力。根據(jù)這種分類,結合前文所述醉酒類型,理性醉酒犯罪因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有辨認和控制能力,自然應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而病理性醉酒犯罪是由于行為人飲酒引起精神病發(fā)作,對自己的行為無辨認和控制能力,這已經(jīng)超出
-
故意傷害至人輕傷應負幾年刑事責任?負刑事責任同時負經(jīng)濟責任嗎?江蘇在線咨詢 2022-10-24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故意傷害嚴重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常見的一種犯罪。構成故意傷害罪,某人必須實施了傷害行為,所謂傷害是指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通常表現(xiàn)為破壞人體組織的完整如斷手指、挖眼睛等和破壞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如使人失去聽覺、視覺、神經(jīng)機能失常等。但這些傷害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當防衛(wèi)等合法行為而傷害他人身體的,不構成故意傷害罪。法律規(guī)定,故
-
盜竊追究刑事責任的起點是什么情節(jié)時要負刑事責任?香港在線咨詢 2022-07-10《刑法》依據(jù)。刑法第264條規(guī)定: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chǎn):(一)盜竊金融機構,數(shù)額特別巨大;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jié)嚴重
-
一級輕傷如何賠錢?最高負什么刑事責任?山東在線咨詢 2022-10-25依據(jù)傷害程度可要求賠償醫(yī)療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誤工損失、護理費、鑒定費等費用。涉嫌故意傷害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需幫助,可來電或預約當面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