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公司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股東以非貨幣財產(chǎn)出資的,其實際價值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由該股東補交差額,公司設立時其他股東對此承擔連帶責任。該條是關于股東出資義務的補充規(guī)定。
公司設立時的其他發(fā)起人股東對違反出資義務股東之所以承擔連帶責任,是因為發(fā)起人股東對公司負有資本充實責任。發(fā)起人股東在公司設立過程中的關系視為合伙人,其人和性質較強,股東之間出于相互信任及制約機制而成立公司。各股東通過公司的資產(chǎn)狀況很容易了解公司的注冊資本的到位情況而相互行使監(jiān)督權,且公司的股東更有條件防范出資不實,因此,從利益平衡的角度,不能讓公司的債權人承擔此風險責任。所以,對此期間發(fā)生違法出資行為,各發(fā)起人股東要承擔連帶責任。足額出資股東承擔責任后,可向違反出資義務的股東追償。
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第三十一條所規(guī)定的僅適用于非貨幣出資不足的情形,對于貨幣出資不足時,其他足額出資的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jù)。但筆者認為,在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出資不足的情況下,不管其出資形式是什么,其他股東均應承擔連帶責任。其理由有兩點:
第一,作為出資的實物及工業(yè)產(chǎn)權等實際價額低于原定價額,本質上屬于交付該出資的股東出資不足,交付實物的股東的出資不實與交付貨幣的股東的出資不實其在本質和危害上并無不同,對其法律后果就不應區(qū)別對待。
第二,有限責任公司其人合性較強,其他股東對現(xiàn)金出資與實物出資一樣完全能夠行使監(jiān)督權。
-
違反出資義務股東及資金代墊人的責任
142人看過
-
違反公司法股東出資義務未履行其他股東如何處理?
131人看過
-
出資有瑕疵的股東對其他股東負有什么責任
334人看過
-
其他股東對抽逃出資的股東的訴訟
142人看過
-
出資義務違反的股東應該負擔什么責任?
356人看過
-
抽逃出資后,已足額出資的股東能否行使其股東資格?
369人看過
債權人是債的主體之一,債的主體包括雙方當事人,即債權人和債務人。債權人是指有權請求對方當事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人。在債的關系中,債權人和債務人都必須是特定的。債權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反對股東出資的法律后果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的有哪些內(nèi)蒙古在線咨詢 2021-12-25違反出資義務或者虛假出資的股東,應當補足設立時認繳的出資額,并對其他已全額繳納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公司債務應當在未全額出資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甚至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jù)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申請公司登記使用虛假證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虛報注冊資本,欺騙公司登記主管部門,取得公司登記。虛報注冊資本數(shù)額巨大、后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虛
-
股東實物出資不足,其他股東是否有權要求其他股東補交出資額報稅?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2-03-04因為在公司成立前,需要擬定章程,章程上有各個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時間、出資額,其需要所有股東同意才可以。有限公司章程需要全體股東簽字才可生效。那么,非貨幣財產(chǎn)不足額,其他股東應該是知情的(就像張三和李四同時出資設立公司,張三的實物作價不足額,這時候,李四應該是知道的),所有股東在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簽發(fā)之前為合伙關系。這時候,對于公司外部的人對各個股東的出資是不知情的,只能知道外部顯示的股東出資。那么,這
-
違反公司法股東出資義務未履行其他股東如何處理?云南在線咨詢 2023-09-211、限制股東權利。 2、追究該股東的出資義務及違約責任:公司全面出資的股東有權提起訴訟,要求該股東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同時按照公司章程或出資協(xié)議承擔違約責任。 3、要求該股東將未出資的股權內(nèi)部轉讓。 4、公司可以作減資處理。 5、解除股東資格。
-
出資瑕疵股東對其他股東承擔什么責任?新疆在線咨詢 2023-01-26出資瑕疵的股東一般對其他股東承擔違約責任。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股東必須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
股東屬于違反出資人義務?甘肅在線咨詢 2021-10-30股東未按章程依法繳納出資的法律責任是: 1、公司或者其他股東可以要求違反出資義務的股東補足出資; 2、公司或者其他股東可以要求違反出資義務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3、公司債權人可以主張未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對公司無法清償?shù)膫鶆?,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nèi)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4、公司可以根據(jù)公司章程或股東大會決議合理限制其利潤分配權、新股優(yōu)先認購權、剩余財產(chǎn)分配權等股東權利; 5、有限責任公司以股東大會決議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