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假公章的后果如下:
1、使用假公章可構成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后果為刑事責任;
2、偽造公章可能偽造公章罪,不偽造僅使用可能涉嫌偽造國家公文罪,偽造公章和使用公章偽造國家公文的,一般以偽造國家公文罪處理,偽造公章只是偽造公文的手段,偽造公章被偽造公文吸收。
刻假公章的行為人必須明知是國家機關制作或者應由國家機關制作的公文證件、印章而偽造、買賣,或者明知是國家機關制作的真實的公文、證件、印章而變造。
刻假公章算什么罪
刻假公章可能構成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guī)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
遺囑偽造簽名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是什么?
290人看過
-
口罩造偽的嚴重后果
268人看過
-
酒駕所帶來的嚴重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249人看過
-
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罪后果嚴重嗎
467人看過
-
收入證明造假會帶來哪些嚴重后果?
433人看過
-
偽造公章投標所帶來的法律風險是什么?
285人看過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依法實行社區(qū)矯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 更多>
-
汽車貸款逾期所帶來的最嚴重后果山西在線咨詢 2025-01-30如今,購買汽車的價格已經不再昂貴,因此,人們在購買汽車時也會向銀行申請貸款。在貸款成功后,貸款人需要根據合同規(guī)定進行還貸。然而,有些人在貸款后并沒有按時還款。那么,車貸不還的最壞后果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車貸不還后果嚴重眾所周知,金融機構都有自己的催收團隊,對用戶未能按時還款的款項進行催收。一般情況下,一開始會發(fā)短信、打電話。如果還不還款,催收團隊還會給貸款人的親戚朋友打電話。此外,貸款
-
偽造簽名法律后果嚴重嗎?新疆在線咨詢 2023-12-08偽造簽名的法律后果要依據偽造簽名的目的來確定有什么后果以及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如果是用于詐騙的,可以按合同詐騙罪、詐騙罪等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
-
滴水貸七個月未償所帶來的后果嚴重嗎?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5-01-011、產生罰息 逾期貸款會產生罰息,這可能導致經濟上的損失。貸款機構會先通過電話催收提醒借款人還款,同時利率還會浮動,作為每天的罰息。不同貸款機構的政策有所不同,但通常銀行比小貸公司更容易溝通。 2、產生不良信用記錄 留下不良信用記錄可能會影響申請信用卡或貸款。在銀行和其他貸款機構放款前,審核標準之一就是征信記錄。因此,如果逾期還款記錄被記錄在征信報告中,可能會影響申請優(yōu)惠利率或順利獲得貸款。逾期
-
小公司未注銷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貴州在線咨詢 2024-12-10公司未進行注銷且不經營,將產生以下后果: 1. 公司歇業(yè)后未辦理注銷登記,且無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公司和清算主體將作為共同訴訟主體。若公司歇業(yè)后辦理注銷登記,但無清算組織負責清理債權債務,負有清算責任的主體將成為訴訟主體。 2. 如果公司未正常注銷,也不按規(guī)定參加工商年檢,工商局將吊銷其營業(yè)執(zhí)照。公司法定代表人、股東將被列入工商局監(jiān)控黑名單,在三年內不得再注冊公司。 3. 銀行個人信用記錄將保持
-
合同偽造可能帶來的法律后果江西在線咨詢 2024-11-24在假冒合同行為中,相關當事人可能會承擔包括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在內的法律責任。如果該行為涉及違反刑法規(guī)定的相關范疇,行為者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處罰,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等刑罰,以及可能附加的罰金或沒收財產等附加手段。此外,如果假冒合同給另一方當事人帶來了實質性的損失,行為者還需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包括對受害者經濟損失的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的支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