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金在借款合同中是否有效
借款合同中違約金條款是有效的,違約金是指借款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約定的承擔違約責任的一種方式,當事人可以約定違約金的具體數(shù)額,也可以約定違約金的計算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條
【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二、借款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要求
借款合同成立的條件要求如下:
1.借款合同雙方對借款合同內容達成一致意見的;
2.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jīng)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
3.采用合同書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的;
4.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三、借款合同包含哪些條款內容
借款合同包含下列條款內容:
1.借款方、貸款方、保證人的名稱、住址、法人代表的姓名;
2.借款的種類及用途;
3.借款的幣種和數(shù)額;
4.借款的期限和利率;
5.還款的方式和具體時間;
6.借款人對所借款項的使用方向、還款期限所作的保證;
7.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方式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章 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n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n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
是否有效沒生效合同中違約金條款
330人看過
-
施工人在合同違約中是否有效?
259人看過
-
在借款合同中,是否允許同時規(guī)定還款利率和違約金?
376人看過
-
借款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能否主張違約金
184人看過
-
勞動合同中違約金條款違反法律制度是否有效
240人看過
-
借款人違反借款合同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
135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借款合同中違約金的合同效力湖北在線咨詢 2023-11-23在借款合同中雙方可以約定違約金,約定了違約金的,當一方違約時,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 如果沒有約定違約金的,可以要求對方按照實際造成的損失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
無效合同是否有在合同中有違約責任湖北在線咨詢 2023-07-24很高興為你解疑答惑,關于你說的合同未生效有違約責任嗎下面就是我的回答。合同違約責任的種類 1、違約責任: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債務時所應承擔的責任 2、預期違約責任:所謂預期違約責任,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到來之前,當事人一方向另一方明確表示其將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當事人一方的自身行為或客觀事實默示其將不能依約履行合同義務所應承擔的責任 3、締約過失責任:在
-
借款合同利息條款是否有違約金云南在線咨詢 2023-09-23借款合同可以約定違約金和逾期利息。 如果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違約金的,應當按照約定賠償違約金,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 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如果雙方?jīng)]有約定違約金的,可以按照實際造成的損失承擔違約責任。
-
違反借款合同的法律后果,借款合同中違約金條款有效嗎北京在線咨詢 2022-10-21一、違反借款合同的法律后果借款合同,是當事人約定一方將一定種類和數(shù)額的貨幣所有權移轉給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內返還同種類同數(shù)額貨幣的合同。其中,提供貨幣的一方稱貸款人,受領貨幣的一方稱借款人。針對違反借款合同所需要承擔的責任,需要分別區(qū)分貸款方和借款方的責任。 1、貸款方的責任:貸款方不按合同規(guī)定及時貸款,應償付違約金。 2、借款方的責任:借款方不按合同規(guī)定歸還貸款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并加付利息。
-
借款合同是合同中約定還是合同違約后方有效四川在線咨詢 2021-11-03借款合同中違約金的約定可以有效。但當事人約定的金額不得超過實際損失的30%。超過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適當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