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身份權與名譽權的法律后果有什么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4-04-28 06:07:43
168 人看過
侵犯他人名譽權的法律后果為,侵權人要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謴兔u、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內(nèi)容須事先經(jīng)人民法院審查。
賠償損失的金額以根據(jù)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給予受害人造成精神的損害后果的情況酌定。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條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guī)定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民法典》生效時間為2021年1月1日)。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擴展閱讀
-
侵犯名譽權是否與個人身份有關
227人看過
-
侵犯名譽權的后果是怎樣的,侵犯名譽權的認定是什么
99人看過
-
名譽權侵犯的后果有哪些
371人看過
-
侵犯名譽權會有案底嗎,侵犯名譽權的后果是怎樣的
371人看過
-
中國人民名譽權侵權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94人看過
-
法律責任與侵犯名譽權的罪責
484人看過
律師服務
熱門律師推薦
#法律綜合知識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法律綜合知識
詞條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nèi)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法律綜合知識
最新文章
#法律綜合知識
相關咨詢
-
名譽權侵權名譽權侵權法律依據(jù)是什么貴州在線咨詢 2022-12-18理論上,名譽權屬于人格權的一種,人格權又分為物質性人格權與精神性人格權,細化來說,名譽權屬于精神性人格權的一種。所謂自然人的精神人格權是自然人對其精神性人格要素的不可轉讓的支配權的總稱。而所謂名譽權則是以名譽(特定人所受到的有關其品行、才具、功績、職業(yè)、資歷和身份等方面評價的總和)的維護和安全為內(nèi)容的人格權。
-
被侮辱犯什么構成?侵犯名譽權有什么后果?福建在線咨詢 2022-10-07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貶低、損害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其構成要件: 1.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和民譽。 2.客觀方面,行為人必須具有以暴力和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的行為(包括暴力行為侮辱、言語侮辱、文字侮辱)。3。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貶低、損害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的個人目的。 4.必須是情節(jié)嚴重,主要指手段惡劣、后果嚴重的情形。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
-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條文里面如何規(guī)定侵犯名譽權的?甘肅在線咨詢 2022-08-05侵犯名譽權的法律條文里面怎么規(guī)定侵犯名譽權的?侵害名譽權的,受害人可以直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并賠禮道歉,在侵害名譽的范圍內(nèi)消除影響。如果造成精神傷害的,還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精神損失。如侵權人拒不承擔責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訴處理
-
侵犯名譽權與名譽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山東在線咨詢 2021-06-301、行為人主觀有過錯。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媒體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名譽權案件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觀心態(tài)為故意,我們可以輕易認定,但如果僅僅表現(xiàn)為對所報道的事實調查或審查不嚴導致報道失實,其主觀心態(tài)應如何認定?筆者認為,新聞媒體作為我國的社會監(jiān)督主體,應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報道權,而不應過分要求新聞媒體報道準確無誤。因為基于我國國情,輿論監(jiān)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