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紀檢上班查手機是否侵權
沒有權利,可以舉報投訴他,也可以安裝騰訊手機管家保護隱私,它可以用隱私空間來加密手機中的隱私微信、圖片、視頻、文件和短信。還可以加入QQ號,如果不小心遺忘隱私空間的密碼,可憑借QQ賬號找回密碼。值得注意的是,為保護隱私空間入口的隱蔽性,在添加隱私文件后,我們還特地設計了雙指合攏滑動關閉隱私空間入口的功能。打開手機管家秘拍功能,拍攝的照片會即時地添加到隱私空間里。
二、侵權行為分類
(1)按構成要件分
一般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基于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
特殊侵權行為:行為人雖無過錯,但依民法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應承擔責任的行為。
(2)按侵害對象分
侵害財產權行為:包括侵害物權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行為。
侵害人身權行為:包括侵害他人身體和心理的行為。
(3)按致害人的人數分
單獨侵權行為:致害人僅為一人的侵權行為。
共同侵權行為:致害人為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致害人應負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4)按行為性質分
積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積極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消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消極不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三、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1)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
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侵權民事責任的特征
①侵權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不是道義責任;
②侵權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不是刑事、行政責任;
③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財產責任;
④侵權責任以補償性為主。
-
私人手機是否可以被紀檢人員檢查?
180人看過
-
紀檢可以查手機微信嗎
485人看過
-
手機不能帶著上班是不是侵權
346人看過
-
人民檢察院權查手機否
421人看過
-
上班禁止帶手機算侵權嗎
395人看過
-
上班收手機是否合規(guī)?
431人看過
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其中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肖像權、榮譽權等。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親屬權等。人身權是我國公民和法人的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體現和反映。 人身權是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
檢查伴侶手機是否侵犯其隱私四川在線咨詢 2024-12-20關于配偶手機查閱是否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作為夫妻,彼此之間應承擔起互相忠誠的道義責任,一方對另一方是否存在違反這種忠誠義務的不當行為感到懷疑并進行調查,從目的角度來看是合理的。在此前提下,法院通常會認為,掌握對方的手機密碼在一般的婚姻生活中屬于常態(tài)表現之一。如果某一方懷疑另一半可能存在不忠行為,導致婚姻和家庭利益受到傷害,且獲取手機密碼以收集證據過程中沒有采取任何過于激烈的
-
紀檢查可以查手機微信聯系人嗎?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3-10-30不可以。具體規(guī)定是,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對電信內容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對電信內容進行檢查。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
-
商標是否侵權現場檢查遼寧在線咨詢 2022-08-17商標侵權的行為,如果工商局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檢查中查到也會予以查處,并不是只有當事人起訴工商局才能介入。 工商管理局的職責: (十)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加強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登記、備案和保護。 《商標法》 第六十二條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
-
企業(yè)是否受到紀檢委會的檢查?黑龍江在線咨詢 2024-12-04依據相關法規(guī),紀委部門具有獨立開展企業(yè)財務審計的權力,這是紀委機關的重要職責和范圍。 紀委部門有權對公有事業(yè)單位的管理層,包括教育、科研、文化、衛(wèi)生和體育等領域,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同時,在基層民眾自治組織中負責管理事務的人才,以及依照法律規(guī)定必須履行公共職務的人員,也屬于紀委部門的監(jiān)督范圍。
-
監(jiān)督檢查和紀律審查是否嚴重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2-11-03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這主要看是否涉嫌犯罪,紀律審查只是中國機關內部的審查,除了涉嫌犯罪之外,也可能包括內部紀律違紀。不能很肯定說屬于犯罪。 1、如果被公安機關或檢察院通知,那基本就是犯罪, 2、如果是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紀律審查、監(jiān)察調查,只是有嚴重違紀的嫌疑,需要進行調查之后才能決定是否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