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shù)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2、挪用公款數(shù)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shù)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各省級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jù)本地實際情況:在上述數(shù)額幅度內(nèi),確定本地區(qū)執(zhí)行的具體數(shù)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攜帶挪用的公款潛逃的,依照貪污罪定罪處罰。
挪用公款罪的緩刑要求
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超過三個月未還構成犯罪,一審宣判前已將公款歸還,依法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緩刑適用條件的,可以適用緩刑;在案發(fā)前已歸還,情節(jié)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應該滿足不屬于以下情形:
(一)不如實供述罪行的;
(二)不予退繳贓款贓物或者將贓款贓物用于非法活動的;
(三)屬于共同犯罪中情節(jié)嚴重的主犯的;
(四)犯有數(shù)個職務犯罪依法實行并罰或者以一罪處理的;
(五)曾因職務違紀違法行為受過行政處分的;
(六)犯罪涉及的財物屬于救災、搶險、防汛、優(yōu)撫、扶貧、移民、救濟、防疫等特定款物的;
(七)受賄犯罪中具有索賄情節(jié)的;
(八)瀆職犯罪中徇私舞弊情節(jié)或者濫用職權情節(jié)惡劣的;
(九)其他不應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的情形。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犯罪的追訴期限從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起計算;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犯罪的追訴期限從挪用公款罪成立之日起計算。挪用公款行為有連續(xù)狀態(tài)的,犯罪的追訴期限應當從最后一次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或者犯罪成立之日起計算。
《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二款,國有商業(yè)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jīng)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國有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和國有商業(yè)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jīng)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前款規(guī)定中的非國有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
能否將挪用公款罪轉化為貪污罪?
287人看過
-
科學界定“挪用公款不退還”與“挪用轉化為貪污”
70人看過
-
挪用公款轉化為貪污罪的四種情形探討
275人看過
-
貪污挪用公款辯護詞要求
57人看過
-
應當認定為貪污罪的情形是挪用公款
218人看過
-
挪用公款哪些情形可能轉化成貪污
486人看過
職務犯罪指的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司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開展違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破壞國家職務管理職能的總稱。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 常見的職務犯罪包括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單位受賄罪、行賄罪、對單位行賄罪、介紹賄... 更多>
-
怎樣認定挪用公款罪與挪用公款數(shù)額巨大罪浙江在線咨詢 2022-07-061、正確認識行為人是否具備挪用公款罪的主體資格 挪用公款罪是國家工作人員實施的犯罪,如果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就不能構成挪用公款罪。 2、要正確判定行為人的主觀故意 挪用公款罪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行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違反財經(jīng)紀律而挪用,目的在于非法取得對公款的使用權。 3、要正確判斷行為人挪用公款是否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實施的 如果行為人不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而獲得公款歸個人使用,不能以挪用公
-
-
挪用公款未達到犯罪數(shù)額,是否可以認定為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3-18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shù)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數(shù)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規(guī)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以五千元至一萬元為起點;挪用公款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或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超過三個月未還的,以一萬元至三
-
轉移挪用公款罪和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是怎樣的,貪污罪與挪用罪的區(qū)別上海在線咨詢 2022-05-06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guī)定,攜帶挪用的公款潛逃的,依照刑法關于貪污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如果行為人攜帶所挪用的全部公款潛逃,則全額認定貪污。而貪污罪和挪用公款在量刑上存在重大差別。 (一)個人貪污數(shù)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chǎn);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死刑,并處沒收財產(chǎn)。 (二)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
-
挪用公款罪與貪污罪的區(qū)別,什么情況下轉化為貪污罪福建在線咨詢 2022-10-08貪污罪與挪用公款罪的主要區(qū)別體現(xiàn)在:一、犯罪對象的范圍不同。貪污罪侵犯的對象包括公款和公物,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對象一般僅限于公款;二、主體范圍不同。挪用公款罪的主體限于國家工作人員,貪污罪的主體除了國家工作人員外,還包括受國有單位委托管理、經(jīng)營國有財產(chǎn)的非國家工作人員。三、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目的就是挪用,挪用不是占有,是以歸還為前提的,即挪用只是為了暫時的使用。從挪用的目的看,并非將公款據(jù)為